好久好久沒有再見到西德尼·謝爾頓這個名字了,直到我從碟店的架子上拿起這部《午夜情挑》。腦子里一下子掠過了一系列的故事,《假若明天來臨》、《天使的憤怒》……那些太久遠(yuǎn)的名字。
兩個背景不同的女孩,法國人Noelle Page和美國人Catherine Alexander Douglas,被一個叫Larry Douglas的花花公子,將命運串在一起。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混亂年代,無論是活著的還是死去的,動蕩如浮萍的命運有多少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又有多少對未來的期盼是值得等待的?死去的早已對世界的美好絕望,活著的,還要面對未來。
西德尼·謝爾頓以塑造一系列的“自強(qiáng)不息、與社會作決死拼斗的女性”而著稱,《午夜情挑》是他的第二部小說,1977年被改編成電影。故事里面的 Noelle Page,就是這么一個不惜一切代價和社會斗爭的女性,只是,在抗?fàn)幹兴龔氐椎膩G失了她的價值。她的生命的全部目的,是復(fù)仇,而復(fù)仇的背后,是渴望那個絕望時瞬間照亮過自己的太陽??上?,命運并沒有偏向于迷失了自己的Noelle。
Catherine是另一種悲劇。女孩子們總是熱衷于花花公子,甘愿迷失和上當(dāng),有時候…
剛開始看的時候,本來以為是個煽情的愛情片,但是看了半小時后,逐漸被吸引。本來以為,法國美女找到美國飛行員后,會用一切手段報復(fù)他,沒想到,竟然那么快就投降了,再一次的投懷送抱。有時候,感情這東西,真是害人
《星球大戰(zhàn)》拍完后,制片方認(rèn)為它不會有什么票房,而《午夜情挑》極為看好。于是制片方要求發(fā)行方在接受后者時搭售前者。沒想到《星球大戰(zhàn)》開創(chuàng)了一個時代,而這部電影沒什么人記得了。
《午夜情挑》(The Other Side of Midnight,午夜情,美國,1977)
戰(zhàn)爭情色懸疑題材經(jīng)典大片。美國導(dǎo)演查爾斯?加洛特(Charles Jarrott)代表作。根據(jù)美國作家同名暢銷“女性小說”改編。1939年至1947年,絕色傾城的法國平民美女遭遇玩世不恭的美裔空軍上尉,浪蕩公子的背叛造就了一位復(fù)仇女神兼蛇蝎美女……而她在復(fù)仇即將大功告成時卻又突發(fā)重溫舊夢幻想……于是,被背叛的情人——老謀深算的希臘船業(yè)大亨利用遭“謀殺”的少婦——心性單純的美國白領(lǐng)麗人布下陷阱,將一對異想天開的“狗男女”送上斷頭臺……交織背叛、復(fù)仇和陰謀的愛欲罪與罰?;笕司拘?,情欲味濃烈,令人胸臆難平。法國影壇美女瑪麗-弗朗斯?皮西爾(Marie-France Pisier)與約翰?貝克(John Beck)、蘇珊?薩蘭登(Susan Sarandon)、雷夫?瓦朗(Raf Vallone)等聯(lián)袂主演。
笑獨行按:該影片為R級片。該影片所本同名小說為美國猶太裔作家謝爾頓(Sidney Sheldon)代表作,其社會傳奇小說上世紀(jì)八十年代曾風(fēng)靡中國社會。The Other Side of Midnight其實還是直譯為“午夜的另一面…
西德尼.希爾頓今年1月份去世了,我上初中開始看他的小說,比金庸要早,所以很有感情,看到這部他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想了想買來了,盡管我以前不太買美國電影。哦,還因為我喜歡蘇三.薩蘭登這個演員,所以很認(rèn)真的看了。
看得出,電影很忠實于原作,因為小說本身很完整和有意思,所以電影的水準(zhǔn)也差不到哪兒去,故事很有力量,很曲折吸引人,并富有層次感,導(dǎo)演把自己藏在希爾頓的身后,不露痕跡,完整但保守地講完了這個故事,但是也是因為太忠實于原作,所以電影顯得不那么電影了,電影需要視聽語言來消解文學(xué)性,需要感性的小細(xì)節(jié)、小情緒和漫不經(jīng)心的隨意性來消解理性的邏輯,用畫面來超越語言,用情感來轉(zhuǎn)化文字,只抵心靈,該片沒有做到,但也已經(jīng)很不錯了,屬于“經(jīng)典好萊塢”時期的代表作,表演中規(guī)中矩,乏善可陳。
說句題外話,最近有很多文學(xué)作品改編的電影,人們在評價他們的時候,總是以是否“忠實的還原原作”為判斷標(biāo)準(zhǔn)之一,并經(jīng)常用一個惡心的詞,叫做“詮釋”——他媽的,這都是典型的根本不懂電影的人說出的話,小說自有小說的魅力…
【午夜情挑】深刻的劇情片 The Other Side of Midnight——應(yīng)該怎么來翻譯尼?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87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