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當然能,爲什麼不能。我不是推崇暴力,但我們到了應該正視暴力的時候了。我承認暴力不能解決一切問題,那並不是暴力的缺點,因為任何東西包括法律也無法解決一切問題。每個方法都有最佳的使用對象,就如每個瓶蓋都有一個對應的瓶子。
我不要把暴力放上神壇,只想把它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它應當和法律、道德、宗教、欺騙、愚弄等等詞語放在一起——它們在特定條件下都不過是一種方法。暴力本身不必自慚形穢。
每個民族都有復仇說,中國漢代的復仇之風亦很盛,最後導致國家都得讓步,亦即法律讓位於私相仇殺。至於九世復仇,那又是漫長的故事了。復仇觀念應當早於法律而存在,因它的作用即在於扮演後來法律所扮演的那個角色,維護秩序,保持對破壞秩序的慾望的震懾。復仇之所以漸衰,並不是因為復仇之心的消失,而是法律的健全可以讓人在沒有風險的情況下復仇。既然復仇沒有消失,只是暫時由健全的法律代理,那麼,一旦法律功能滯後或者竟無法發(fā)揮作用是,復仇就會死灰復燃。
復仇傳統(tǒng)和法律就其理念和精神而言當然是風馬牛不相及
本來想找09版的,沒能找到,倒是下了這部1972年版的,據(jù)說是禁片,也是Wes Craven的處女作何成名作,血腥鏡頭和暴露鏡頭都不多,被禁的原因應該是題材和影片內(nèi)涵吧。。。
像是紀實故事。片頭還像模像樣的出了幾排字幕,介紹本案所有的目擊者都是真有其人的,只是為了保護及個人隱私,都用了化名等等;不過這也不是其成為禁片的原因,主要是電影中對罪犯形象刻畫得過于真實了些,他們并不是天生的屠殺者,在看見其中一被害女孩走向湖邊的時候,三個歹徒的神情,動作表明了他們的無助,茫然和后悔,顯示出傳統(tǒng)犯罪電影所不常見到的罪犯形象,另外電影配樂尤其講究,對某些強奸,殺人情節(jié)時的配樂也顯得有些很不同尋常,有些聽上去好像不是在做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因為用了一些非常抒情的音樂,但又不是某些電影中的交響樂或者節(jié)奏感比較強的音樂,那些音樂有時候也可以表現(xiàn)出一種緊張感和罪犯的變態(tài)心理,總之,本片配樂怪異之極端。。。
后中年夫婦的反擊在現(xiàn)在看來,這個題材倒沒多大新意,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電影采用最后大逆轉(zhuǎn)這個模式了
兩個警察走了那么久都沒有找到,他們怎么一下就找到了?并且很塊就帶尸體返回家中旅社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魔屋》《臟臟的湖水》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17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