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兩女之間的感情糾葛,劇情的發(fā)展到最后果然是有點小意外、不過也在情理之中。
一號女主艾米麗作為臺灣移民到法國的二代移民、十分瀟灑的把東方文化的傳承拋棄的干干凈凈 —— 這一點我感到有些的詫異和惋惜,不知道這位法國導演怎么選擇了如此一種文化反差,本來艾米麗完全可以是同樣來自于西方、或者日韓、或者東南亞等等。反正導演選擇了東方文明來做對比,可以看作移民潮里華裔的日益突出、也可以認為導演特別喜歡這位女演員、所以索性選擇了適合她的文化背景(話說這位女演員也是第一次出道?。?。
今天聊聊法國電影《奧林匹亞街區(qū)》。
片名Les Olympiades / Paris, 13th District (2021),別名巴黎13區(qū)/ 欲巴黎十三區(qū)。
《奧林匹亞街區(qū)》是雅克·歐迪亞(Jacques Audiard)的第一部黑白電影,改編自阿德里安·托明(Adrian Tomine)的連環(huán)畫《視覺神經(jīng)》(Optic Nerve)。
影片取了連環(huán)畫中的三個短片故事《琥珀甜心》(Amber Sweet)、《夏威夷逃亡》(Hawaiian Getaway)和《殺戮與死亡》(Killing and Dying)。其中卡米爾(Camille)這個角色是電影原創(chuàng)角色。
本片參加了2021年第74屆戛納電影節(jié)
【3-3.5星】
1、雖然有亞洲人的面孔,但文化、情感這些完全就是按照美國人來的,這些美籍華人已經(jīng)完全丟失了來自中國東方的文化內(nèi)涵了吧?唯一看得出來的是她還會說幾句中文。
2、那個房產(chǎn)中介女的戴上假發(fā)之后真的就……不戴假發(fā)還挺法國人的。
3、諾拉·莉吉爾(房產(chǎn)銷售)戴上假發(fā)有一種小姐的外貌(像露易絲,一個直播自慰的女人),但是精神上卻沒那么放蕩(草率了,后面也放蕩了);而那個美籍華人女孩(餐廳服務員)長著清純可愛的外表,卻對性有更強烈和高頻率的要求。
4、這電影可以叫做
奧林匹亞街區(qū)/巴黎第十三區(qū)
以下影評有劇透,請謹慎食用。
比起看影片,有時候更喜歡觀看完影片后面對自己的感覺,沒有到過巴黎,而這部影片更像帶著你的眼睛進入了巴黎的這一個街道,感受這片區(qū)域年輕人的性與愛。
影片里面的三個人物,31歲來巴黎讀書的女房產(chǎn)中介Nora,中國有著不錯學歷背景女孩Emily,高大帥氣學歷文學博士黑人男高中教師Camille,網(wǎng)路裸播變性人Amber。
人進入戀愛關系順序,牽手,接吻,做愛。
網(wǎng)絡時代的app,社群的發(fā)達,可能忽略以上前2個步驟,立即滿足情欲,跳過牽手和接吻
近年法語影片加劇標榜自由包容以和好萊塢及英語電影競爭,特別涉少數(shù)裔題材,如《悲慘世界》《同義詞》《販膚走卒》等。雅克歐迪亞70歲,也位列大師行列吧,很難避免與美國高齡同行一樣拍攝流行樣式的影片,如80歲雷德利斯科特的《古馳家族》,80歲阿德里安萊恩的《深水》。初觀本片不禁聯(lián)想2016年一部波蘭影片《愛情合眾國》,編導當時36歲。前者西方自由之巔巴黎,后者位于柏林墻剛倒下的波蘭,同樣講述性愛釋放,禁錮下的釋放更有力量。雖然波蘭電影美學更多師從法國,但在此,70歲法國人并不占優(yōu)。(感謝字幕組)
本文首發(fā)于“幕味兒”公眾號 #迷影欄目第106期。未經(jīng)授權,請勿在任何平臺以任何形式轉(zhuǎn)載。
進入4月,本年度戛納電影節(jié)公布片單,其中仍不乏一些熟悉的面孔,例如年初憑借《雙刃劍》拿下銀熊的克萊爾·德尼、亞洲熟面孔樸贊郁和是枝裕和等等。而就在不久前,由法國名導雅克·歐迪亞執(zhí)導、入圍去年戛納主競賽單元的《奧林匹亞街區(qū)》剛剛釋出中文片源,相比過去一段時間里被更加廣泛地討論的《鈦》、《駕駛我的車》等獲獎影片,這位曾經(jīng)歐洲電影節(jié)常客的新作并沒有得到太多的曝光
《奧林匹亞街區(qū)》令人感動!歐洲片 YYDS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3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