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一些電影里,最愛哥本哈根。
在我長久不能睡著的時間里,咖啡粥和上海囍。哥本哈根讓我覺得:啊,真暖。
十四歲和二十八歲,去你的大菠蘿大榴蓮;這年齡差,因為沒在一起而更美好。
所謂遺憾,遺了就憾;可這部電影不是缺憾 每一個看起來不夠好的地方,都成了生命的饋贈
女孩的粉色相機,記錄下許多珍貴的瞬間
也因此知道了自己被珍惜;鯊魚摑掌,鯊魚kiss;鯊魚會吃人,會吃人的動物多可怕啊
這個比喻多可愛啊,多么像那個十四歲少女天真而誘人的比喻;
真正的年輕,不在于皺紋的痕跡
在未理解父親之前,只能做一個小男孩;在未成為男人之前,只能和小女孩談戀愛。
在考慮將這個電影歸哪個豆列的時候,一直很猶豫,是放在“愛情”,還是放在“旅程”?或許,我猶豫的點就是這個故事想要表達的。
有一個男孩,從來沒有見父親笑過,唯一的笑,是在離別的時候,父親把他送到學校,看著他的背影,笑了;是在拋棄他的時候笑了嗎?這個男孩長高了,而且還很帥。他可以跟很多女生上床,但沒有談過戀愛;會因為青梅竹馬的離開而格外的沮喪,但在一起又吵吵鬧鬧;會玩“激活蚊子包的游戲”;會惡作劇“鱷魚咬人”;處理失戀的方式是找一下女生XO。是的,他只是一個長得很帥的男孩,所以他可以跟14歲的女孩那么合拍,甚至被理解。
他充滿了疑惑成長,不理解他的父親為什么是那個樣子?是不是他的爺爺對他的爸爸也是如此呢?他決定去歸還他的父親在8歲的時候寫給爺爺?shù)男?;與其說是去找爺爺,不如說去找回對父親的理解。
這一次旅程,知道了爺爺曾是納粹;在每一個爸爸笑著留影的地方,他也站在那里
【哥本哈根】2014,lost and found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3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