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事先就知道這片子不怎么樣,但是我還是要去看,并且一定要在今天這個日子看,因為這是我早就決定的,我就是這么一個固執(zhí)的人。 早就開始期待這部片子,至于原因,我顯然沒有經(jīng)歷過《廬山戀》風(fēng)靡全國的那個年代,偶然一次在電視上看到這部片子,雖然是有些年代,還是讓我覺得挺有感覺的,尤其是廬山的美景,周筠的美貌。爸爸媽媽跟我說《廬山戀》在當年有多火,之后我特別去了查了一下,才知道“廬山戀”這三個字意味著多少不平凡的內(nèi)容,也許就是為了這三個字,讓我在知道這部《2010》里沒有幾分鐘廬山的鏡頭的情況下還是偏執(zhí)的要去看。但是看過之后我才醒悟自己不該如此偏執(zhí)——電影開場前我進入放映廳時,里面空無一人,后來前后進場的不超過10個人,完整的看完整部電影的包括我在內(nèi)只有三個,電影放映結(jié)束時,我的心情是莫名的沉重,莫名的——沉重,我說不出一個準確的讓我沉重的點,總之,這部片子真的很差,給它兩顆星,是因為我實在不忍心給太差,因為廬山戀這三個字——在10月6日這個日子。
老版廬山戀沒有看過,所以看這部電影感覺就是一普通都市愛情生活片,沒有什么新意,張瑜很美,李晨很出彩,方中信老是演一個很多余的角色,秦嵐我很不喜歡,南京比我想象中還要大氣,有沖動想去這個離我不那么遠的城市看看.呵呵...
演技,很爛,搞的自己很自信的一樣
反正給人感覺那個女老板的女兒蠻惡心的,不知道是哪個演員
那個演唐山大地震的也給毀了,以前演過花季雨季好像
1980年,《廬山戀》的播出,使之成為中國第一部有接吻鏡頭的影片。時隔30年,《廬山戀2010》的出現(xiàn),延續(xù)了唯美愛情的風(fēng)格。盡管當中愛情故事本身略顯老套,但是結(jié)合30年前的《廬山戀》,跟凸顯出一個愛的純真不應(yīng)改變的主題。
在《廬山戀》經(jīng)典的接吻鏡頭中,男女主角表現(xiàn)出一種對當時社會價值觀的壓力,一雙小鳥的出現(xiàn)足以使男女主角變成驚弓之鳥。在當時,愛情沖破了政治階級與世俗眼光,全憑其巨大的魔力讓有情人終成眷屬。
2010年,中國的社會早已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浮躁、功利、色欲基本上成為了當下社會的代名詞。本應(yīng)純潔的愛情也少不了被之污染。相應(yīng)地,唯美的愛情似乎也不符合當下深受生活現(xiàn)實壓力影響的觀眾。看了《蝸居》(連續(xù)?。?、《囡囡》、《分手說愛你》,發(fā)現(xiàn)愛情已不僅僅是愛情了。《廬》片中韋寧以利用愛情的商業(yè)冷酷者的代表出現(xiàn),馬韁則反映出當下的不婚戀態(tài)度。如斯種種確實充滿了時代的烙印,然而耿菲爾和后來馬韁對愛情感覺的執(zhí)著,以及韋寧的后悔回頭,都提醒著什么是真正的愛情。
愛情宜讓它僅僅成為愛情
這部電影,無聊得很。剛開頭的十分鐘,便已注定這只能算是一部勉強及格的片子,而及格的原因,在于兩位主角的賣力演出,其他因素,則差強人意。這是在掛羊頭賣狗肉,山還是那座山名,可惜風(fēng)景已不復(fù)當年的時候了!
三十年前拍攝的《廬山戀》,我前后看了至少有三遍,每一遍都讓人感動。那個在廬山的清晨高誦“I love my motherland ”的小青年,那個笑容甜美躲在樹后面糾正發(fā)音的歸國女華僑,那欲說還休的矜持和掙扎,還有廬山那云霧繚繞的勝境,那驚天的一吻,都讓人回味良久??上?,新廬山戀中,除了商海百毒不侵的老張瑜突然跑到廬山懷舊了一把,才勉強穿插了幾個三十年前的鏡頭算是對老版本的致敬之外,能夠挑起我神經(jīng)的,也就只有方中信在片中酸溜溜道出的那一句:“我花了三十年的時間,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本處臺詞,制片方算是盜用的有些道理。因為我寧愿把它想象成是對此部電影的折射。三十年的轉(zhuǎn)型,該是個漫長的過程。可惜,三十年前廬山戀的主角張瑜,三十年后的導(dǎo)演張瑜,只有美麗是依然的。三十年后的主角,青春靚麗依舊,只可惜
晚上看《廬山戀2010》,感覺這片子拍得真臭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