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點鼠標(biāo),關(guān)閉電腦,將自己的思緒抽離了那個近乎瘋狂的搖滾天堂,突然發(fā)現(xiàn),被震撼的小心臟再也無法恢復(fù)先前的平靜,一種極具感染力的教學(xué)元素正慢慢吞噬著我……
本劇主人公是一個不被人看好、空有搖滾夢的樂隊主唱,在和他的隊員關(guān)系解散后,杜威芬歪打正著冒充內(nèi)得史布里的身份混進了一所重點小學(xué)。他不是真正的老師,所以一開始的課堂時間只是用來休息。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一堂音樂課上發(fā)現(xiàn)了孩子們的天賦,于是下定決心改造他們。
杜威或許不是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的稱職的老師,但他卻是一個好老師。在組建“搖滾校園”樂隊的時候,他懂得分工合作,幫助學(xué)生們找準自己的定位,即從事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他相中弗蘭克,讓他彈電子琴;相中瓊斯,讓他打鼓;而薩默,擔(dān)任樂隊經(jīng)理一職等。獨具慧眼的安排,讓樂隊頓時有模有樣起來,似乎有種孔子“因材施教”的感覺。而當(dāng)學(xué)生們開始懷疑自己的時候,他能積極主動地循循善誘,讓他們重拾信心。電子琴手覺得自己不夠酷,和聲覺得自己太胖沒有資格站上舞臺展示自己
這是我最近看的一部電影,似乎已經(jīng)是很早以前的電影了。但依然覺得震撼。
劇中那個對搖滾癡迷的老師,帶著一幫學(xué)生。走上搖滾的路??此朴X得是很輕松的一部片,但是卻有很深的意味。
大人的世界。過河拆橋。這似乎是很可笑。但是,在這部戲中反映得敏銳。人們總是天真的以為孩子們什么也不懂,總是不把小孩子放在眼里。但是,往往孩子們都會給那些自以為是是大人以震撼。他們作不到的,但是孩子們卻做得到。而那些惠眼識英雄的人,往往也具有孩子一般的心。
在學(xué)校。在家里。家長往往以為自己的意志就是孩子們的意愿。其實,孩子是擁有無限大的夢想。無限多的可能??纯春⒆觽兊膍ake a bid difference。家長們是那么的目瞪口呆。其實,管得太過嚴厲并不是壞事,但是,不要磨滅孩子們的天性。
我喜歡那個彈guita的男孩,覺得他很帥。不長揚,不像其他男孩一樣,很安靜,也知道自己的位置。也喜歡彈貝斯的那么女生,雖然她是拉大提琴,但是彈起貝斯還是很淑女,不過,卻不會顯得格格不入,反而是讓人在鏡頭只中尋找她的身影。
這部片給我的震撼很大
專業(yè)詞語我不會用,我也不是什么憤世嫉俗的批評家,我只能說說我對它最真實的感受。
關(guān)于搖滾,我最開始并沒有對它有怎樣的感情。一直以來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那種狂躁的感知里,類似疾走的鼓點,瘋狂的節(jié)奏,聲嘶力竭的叫吼,甚至一度覺得它是某種噪音的來源。
最初關(guān)注它,理由也和它的本質(zhì)無關(guān),只是為了更好的接觸某個人。是,還是擺脫不了這種偶像劇中常有的情節(jié),比如男主人公喜歡籃球,女主人公就場場看NBA。記得最初問他是否喜歡搖滾,他的回答是 對于搖滾,不能用喜歡這個詞。
我承認我似乎感覺到了某種熱愛的情緒。
后來我也開始聽歌,也許不排除有愛屋及烏的傾向,也覺得搖滾很好聽。也許好聽這個詞用的不合適。它不是流行音樂的朗朗上口,也不是情歌讓你感同身受。它可能有點像我喜歡的indie,有點自命清高的氣質(zhì)。沒有我愛你你愛我的陳詞濫調(diào),更多的是一種發(fā)泄,不是對生活的抱怨,是,用杜伊的話說,是mad,是憤怒。
是真實的存在感。
聽搖滾樂很爽,很真實。
它可以反映出很多問題,社會,人性,太多了??捎浿?,搖滾樂是要改變世界的!
很早就知道這個電影,一直沒看,心想會有什么意思,前段時間下到了,沒想到帶給我的卻是震撼,看似幼稚的劇情,卻蘊含著深刻的搖滾思想:搖滾樂不是喝酒吸毒和作混蛋,而是一種宣泄,一種力量,一種精神.我已經(jīng)看了兩遍了,真的是不錯
【搖滾校園】至少這一刻讓我至死歡愉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9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