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貓”是周五晚上在大悅城的電影院看的。中午提前去買的票,只有一場是英文版的,時間也合適,座位也合適。看的時候有好幾個地方讓人發(fā)笑,出來的時候哼哼著Everybody Kung Fu Fighting的調(diào)子,應該說電影還是挺成功的。我一直以來比較看不上Dreamworks的3D動畫片,2D的還可以,比如好多年以前看的“埃及王子”,但是3D的實在喜歡不起來,和臺燈公司精致的畫面和故事相比,總是透露出一種美國人的粗鄙俗氣,Shrek我不喜歡,“鯊魚黑幫”也不是我的Style。今年最期待的當然還是臺燈公司的Wall E,不過看完“功夫熊貓”以后,總有些擔心片子前半個小時都沒有臺詞的Wall E在票房上會受到比較大的沖擊,還是要相信臺燈的說。“功夫熊貓”就是熱鬧加上搞笑,外加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中國背景和功夫背景,讓人很容易進入這個充滿了豬和兔子的世界。角色塑造是一貫的沒有深度,故事也挺俗,重點在于逗樂和功夫。逗樂有幾個點還是不錯的,熊貓本來就是笨拙得讓人發(fā)笑的動物,加上這個熊貓又有一些賤,編劇又融合了很多香港武打電影里面的傳統(tǒng)笑料。功夫方面
說實話
剛開始看的時候感覺很凌亂
可隨著劇情的展開
我開始喜歡上這只憨態(tài)可掬的熊貓
他其實是知道自己毫無根基
成為龍武士是他的夢想
是他要擺脫平庸生活的海市蜃樓
他就是20來歲的年輕人的縮影
他不希望按部就班的做接班人
他希望追求一下自己的理想
哪怕僅僅是一個夢
他的可敬處在于
他很認真的在做夢
并且幸運的是有人理解他的認真
于是他成功了
他是一個號召
為了理想勇敢前進
這就是他教給我的
其實,我,很想要個象阿寶一樣的BF。
誘惑如下:
1.愛吃
愛吃的人有兩種,一種挑剔別人的食物,一種做自己喜歡的食物。
阿寶,不算是個挑剔食物的人,因為他常常饑不擇食,如同他師傅說的“You eat when you are upset.”吃東西也會成為一種解壓的方式!我愣了一下,當時我正抱著一大包爆米花咽下去用以消滅心中的煩悶。能選擇同樣解壓方式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會相互理解的。
阿寶,會做很好吃的面條。能用心對待食物,并且連面條都做的好吃的人,是懂得生活的。即使,他不知道面的秘方,可是他堅信他爸爸的面是最好吃的。
2.堅韌
夢醒時候,連續(xù)幾個跳躍起床失敗后,依然還是一副不跳起來不罷休的模樣。還有,推著爸爸的面車,跑到那么那么高的山上;想盡各種辦法要擠進去看比賽;即使被打到DD,但依舊沒有放棄的練功;為了一個包子,忍受師傅的百般刁難。
不單是對功夫的熱愛,對食物的熱愛支持著他,骨子里是一種堅韌的精神。這樣的男孩子,超安全吧。
3.責任
起初的騙爸爸夢到做面,他知道那是當一個兒子的責任,因為面館要后繼有人;到了被烏龜師傅選中
本來不打算看的,想想從西方人的好萊塢中,出過的花木蘭之類的影片造型都很嚇人,不想又一次的失望,不小心看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確實值得推薦。PO這只肥熊貓,雖然一口的英文,仍然掩飾不了西方人對東方文化的了解,對中國文化底蘊的了解。里面的造型也很貼切。
看了四遍《功夫熊貓》,還是覺得這是一個幾乎完美的片子。關(guān)于那個叫什么趙半狄的所謂行為藝術(shù)家的抵制事件,拜托別再讓國外人對我們中國人笑掉大牙了。CNN要是知道這事再罵一百遍中國人愚昧都不為過,誰也不想再為你這樣的人背黑鍋了。而且抵制理由如此可笑,還能牽強地把莎朗斯通再扯出來,什么莎朗斯通侮辱了中國人,好萊塢就不能再在中國賺錢,更何況用的還是中國的熊貓??磥磉€真以為中國人愚昧到隨便這樣都會附和你,怎么不干脆順帶把美國都給抵制了?再順帶跑中南海訴苦,把咱們國家再給閉關(guān)鎖起來。我靠,老子最看不起行為藝術(shù)家,不管是拆墻的還是往自己身上涂石膏的,是買一百片衛(wèi)生巾帖一百斤豬肉上的還是吃自己的孩子的,還有就是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趙半狄這樣的,不知道從哪里借一只熊貓出來,給她穿上婚紗,自己穿上禮物和她拍結(jié)婚照的這種。熊貓的形象不能拿給外國人去做電影來賺錢,就活該被你這樣的二流子借去如此侮辱著去釣譽?嫌紅不起來就抵制這個抵制那個?知道為什么連廣電局都笑你嗎?那可是廣電局呀!
烏龜升天的時候,桃花瓣簇擁紋身美輪美奐……- -
PS:被熊貓的針灸結(jié)構(gòu)圖激到笑點了,那是向達·芬奇致敬么...
為什么我看完熊貓打敗大龍后回想不起來它是怎么打敗的...>_<
《功夫熊貓》不要問為什么不是中國人做的,因為中國人就做不出來~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9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