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我知道的馮小剛--很多年以前,就在馮小剛給《大撒把》做編劇的前后,如今的巨導(dǎo),彼時的馮編劇,就老實地揣著《編輯部的故事》的劇本在葛優(yōu)樓下等他出來喝茶談合作。那時的小剛遠沒有如今對著香港記者指著鼻子罵“妖”的霸氣,相信自我介紹時完全可以參考《大腕》里驚艷走場的付彪那句謙虛的“你好,北影廠彪子”來一句:“叫我剛子。”
馮導(dǎo)是混出來了。在老謀子將斗爭擴大到國際影壇,凱歌醉心于他的文藝制作的時候,馮導(dǎo)硬是很有前瞻意識地盯上了賀歲電影,這塊在當時尚欠斤兩但如今油水十足的東坡肉。而且更有戰(zhàn)略眼光地將葛優(yōu)這員上將收入帳下,將演完《活著》后原本戲路很廣大有一番作為的超牛演員活脫脫地塑造成了“馮邦德”。自此,馮導(dǎo)借著葛優(yōu)當年的戲骨和氣場,佐以充滿市井通俗浮獪圓滑的臺詞,將一年一度的賀歲雪球越滾越大,雖然論劍海外不如老謀子深算,亦不如凱歌近乎頑固地堅持自我,但在國內(nèi)影壇,喜劇一哥的稱謂不出其右,一度將自己的名字拴成了票房保證。
混出來的馮導(dǎo)揚眉吐氣,一掃之前謹慎做小的拘謹
好看的電影譬如一場五味俱全的盛宴,處處都充斥著挑逗快感的元素。跳出了多線并進的邏輯困境,又陷入撲朔迷離的空間迷宮。再重復(fù)倒帶一次,為把配樂理解的完整?!顿愜嚒繁戎妒^》的技巧性進步,是視覺畫面的精美度大幅度提升。但若要回答哪一部更得我的歡心,恐怕就和廈門與重慶如何較個魅力的高下同樣困難。職業(yè)病總是很難治好,主題總是離不開城市。
要解決中國電影對城市與建筑空間的表達問題,恐怕寫數(shù)篇博士論文也解決不了。從深刻些的角度說,是整整幾代人空間感覺的缺失與審美的扭曲。從淺薄些的角度說,是大導(dǎo)演們稀奇古怪的個人喜好所致。即使象我這般對中國當代社會現(xiàn)象一貫博愛而寬容的人,也免不了突然要淪為刻薄苛刻?!稛o極》里耗資昂貴的宮殿算個啥嘛玩意兒?N不象且丑陋無比。相比于《功夫熊貓》里的城鎮(zhèn)場景雖拼湊的厲害,我都鑒別不出是川西還是徽南,但總體景致也不失營造得清新宜人。
寧浩總算還算是個有點城市感覺的導(dǎo)演。
《石頭》里看到老包的車沿著坡道緩慢而堅定地自動下行,我樂了,這就是重慶
我是法拉利保健藥品集團總裁,我叫李法拉。
沒錢曬太陽都是二手的。
點背不能怨社會。
打斷胳膊一萬,卸條腿兩萬。
高風(fēng)險要有高回報,我們的原則是按勞分配。
“你把模樣記住了嗎?怎么就把照片燒了?”
“不燒不專業(yè)。”
沒膽量哪有產(chǎn)量?
你不想娶俺妹,我還想娶你姐呢。
沒有錢的話可以考慮請到廟里供養(yǎng)。
現(xiàn)在這個社會是講求證據(jù)的。
老大,黑吃黑是不會叫條子的……
我這輩子最恨人家打我的頭了。
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
小聲點,咱現(xiàn)在改行了,你還以為你是殺手?咱是賊。
法國隊有亞洲外援嗎?
打不死,成龍???這么勇。
耿健將,我的運氣始終都比你好。
[年前給雜志寫的舊文了,沒什么新鮮東西,現(xiàn)在發(fā)出來是讓有些人知道,我在豆瓣上給某些電影打一星兩星是有原因的。]
2006年《瘋狂的石頭》上映后,媒體對于觀眾的驚喜有一個很貼切的比喻:看這部電影就象去相親,結(jié)果去了以后發(fā)現(xiàn)相親對象是全智賢。3年之后,《瘋狂的賽車》又要揭開蓋頭面對觀眾。有了之前的期待,現(xiàn)在的觀眾還會再次得到驚喜嗎?
我只是一個經(jīng)常被當成所謂“影評人”的電影愛好者,不想在這里說什么“看了不滿意來找我”之類的胡話??鬃雍鸵d都曾經(jīng)說過,無論如何,總有20%的人是什么都不滿意的??措娪白鳛橐患芩饺说氖虑?,我不能對你的感受負責。但從娛樂消費的風(fēng)險這個角度來說,我可以保證《瘋狂的賽車》會是賀歲檔電影中消費風(fēng)險最小的一部。也就是說,同樣是一張電影票錢,你從《瘋狂的賽車》中獲得的消費滿足感和愉悅感一定會是最高的——我敢說這句話的前提是我看了所有賀歲檔的影片,所以我不怕你向我扔臭雞蛋。
看電影作為一種先付款后消費的娛樂類型,觀眾在買票的時候是必須要冒一定風(fēng)險的
在看《瘋狂的賽車》之前,一直有點擔心會不會被石頭的光芒給籠罩住,不知道寧浩錢多了之后會拍出什么樣的電影,畢竟之前已經(jīng)有過不少例子了。
劇情就不多說了,電影的名字也不做過多的計較,這個由一瓶壯陽水引發(fā)的一連串事件不可謂不瘋狂,而整部影片的劇情真是夠復(fù)雜的,結(jié)構(gòu)也夠緊湊,看到后面都沒時間去想事情是怎么發(fā)展而來的;而就主角黃渤來講,我只能說這個誤會真的好大。(但愿最后的警察能弄得清楚吧)
如此復(fù)雜的故事,令人咂舌的七位編劇,能夠講成這樣我覺得已經(jīng)夠不容易的了;不光如此,除了盡瘋狂之能事,還要插入為數(shù)眾多的廣告(沒有細數(shù),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一下)又不能顯得有多么生硬,要加入那么多諷刺世俗時事的段子而又不影響劇情的發(fā)展,要貫徹影片那“自作孽,不可活”的原則來符合我們的主流價值觀。。。。。。我只想說寧浩導(dǎo)演辛苦了。
縱然電影有不少不夠嚴謹?shù)牡胤?,鏡頭也是如同石頭一般的風(fēng)格,沒什么新意可言,我也承認看此片要比看石頭少笑好多(盡管編劇也安排了不少的笑料)。但這一切都不能否定該片的優(yōu)秀
“瘋狂的賽車”細膩!寧浩的時代真的會到嗎?我怎么看到了一個快要瘋狂的寧浩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9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