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分鐘的短片看完后,我到現(xiàn)在還不能平靜。
《馴兔記》可以說是兒時給我最深印象的童話之一,經(jīng)典的鄭淵潔式童話,不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可以從自己的角度看到不同的東西。兒時還不懂它內(nèi)里的意義,但是看完之后卻有一種恐懼,可能怕變成兔子,也怕那種全世界都理所當(dāng)然、怕那種至親之人對“皮皮魯們”的逼迫和不理解。
把這部作品搬上大屏幕,這種荒誕、詭異的氛圍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作品雖短,但是細(xì)節(jié)滿滿,布景、音樂都很到位的烘托出了荒誕的氣氛
很多八零九零后對鄭淵潔這個名字應(yīng)該不陌生,《皮皮魯和魯西西》是不少人的童年讀物,《舒克和貝塔》《魔方大廈》更因其詭異的畫風(fēng)和劇情被很多人視為“童年陰影”系列。
被譽為“童話大王”的鄭淵潔在很多人的成長過程中,其實扮演了一位另類啟蒙者的角色,他的作品不同于其他少兒讀物一味歌頌真善美,更多了一絲批判的味。
在很多家長眼里,孩子就是孩子什么都不懂,聽話就行了。
而鄭淵潔第一次站出來告訴孩子們:你們要有自己的判斷,自己的想法,你們應(yīng)該為此驕傲。
鄭淵潔鼓勵孩子要有獨立思考能力
顯而易見,這是一部爛片。
但它的評分高達八分以上。
在這里我想問一個問題,假如這部電影是由昆汀,斯皮爾伯格,庫布里克,蒂姆伯頓,皮克斯,甚至周星馳拍出來的,你們會給多少分?
這個成色,我想很多人都會給出以下評論:
負(fù)分滾粗。
但是,這等質(zhì)量的電影為什么能拿到8分以上的高分呢?
這里面隱藏著一個邏輯就是,大家認(rèn)為,鄭淵潔作為一個天才作家是不配與上文我所提到的那些天才導(dǎo)演相匹配的。
他應(yīng)該匹配的,就是目前這樣的電影質(zhì)量。
這就是大家潛在的想法。
這是一部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看的童話劇,不同意以往的甜甜的酸酸的那種感覺,故事很有寓意,而且很有趣。老鄭的臺詞讓人有心酸的感覺同意以往的甜甜的酸酸的那種感覺,故事很有寓意,而且很有趣。真的很棒,迄今為止我第一次對老鄭作品改編影視版感到滿意,最后老鄭客串,一句臺詞畫龍點睛,但讓人有心酸的感覺。
異化而不自知 這是一種發(fā)自骨髓的悲哀
當(dāng)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內(nèi)心里接受了服從,聽話,懂事
而一只只的變成兔子之后,那還保持原樣的群體將會被成為異類
與當(dāng)今的教育又是多么的相像
雖然
大家都在口口聲聲的說著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
每個人都有選擇如何生活的權(quán)利
但是 如果偏離了所謂的人生軌道 還是有各種各樣的人
來告訴你什么才是正確的 才是對的
甚至他們是出于好心
嗯
不是家長和學(xué)校的問題
是社會環(huán)境的問題
其實 也是人類自身的問題
【馴兔記】看過以后的瞎寫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2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