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很正式的寫影評居然就是自己最喜歡的卡通形象,嚴(yán)格的說,阿童木并不屬于我這代人,只是因為小時候看過動畫片,話說劇情都已經(jīng)記不清了,只是那個大眼睛,紅靴子的小超人形象依然清晰。所以這一次阿童木3D炫目歸來,無論3D制作精良與否,無論劇情是否符合原著,也無論配音怎樣受到爭議,都無所謂啦,總之他是我喜歡的阿童木,是一定要看的。
時間:2009年10月21號
事件:終于盼來了上海大光明的首映慶典,(嘿嘿,比全球同步首映早兩天過了癮……)
結(jié)論:比想象中的還要棒!
這部中美日跨國合作的動畫巨制其實風(fēng)格明顯屬于美國動畫片,一向善解人意的阿童木也有了自己的煩惱,我到底是托比還是……于是他踏上了尋找自我的旅程,從繁華的大都市來到了丟棄廢棄機器人的地方,在這里他找到了朋友,也遇到了麻煩……但最終還是獲得了友情和親情。
還是說一下影片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幾個細(xì)節(jié)吧!
1.垃圾桶鐵皮狗
這真是個可愛的家伙,一直纏著阿童木逼他向朋友們承認(rèn)自己是機器人的身份,盡管阿童木答應(yīng)它會告訴大家的,它依然不依不饒
文/夢見烏鴉
關(guān)于在上世紀(jì)80年代在中國風(fēng)靡一時的《鐵臂阿童木》動畫,俺這個80后的r人物慚愧一點的說,不是很了解,老版的動畫零星的關(guān)注過幾集,漫畫也瞅過幾部,但始終是個門外漢。關(guān)于手冢治蟲在漫畫中所傳達(dá)的精神和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暫且不提,由香港意馬公司制作的3D畫面也先放其次,這多國合作的《阿童木》從骨子里面還是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美式動畫片。
看看本片的制作陣容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臺前幕后匯集了中美日三方面的工作人員,鑒于電影國際化的趨勢潮流,本片算是典型的“合拍片”。但是關(guān)于本片走向可不是這三個國家一塊說了算的。日本人在電影制作過程中充其量只扮演了一個提供版權(quán)的角色,從導(dǎo)演到編劇清一色的老美決定了本片的精神內(nèi)核,而香港人參與的動畫制作技術(shù)說白了也只能聽命于導(dǎo)演的安排,沒什么主動性。那些想要懷舊的漫畫fans恐怕對穿著日式外衣的美國貨怨聲載道,也可以理解本片在日本上映票房不理想的原因,誰都不想看到本國的國寶級漫畫在美國人的手中變成宣揚美國文化的模型
看這部片子的時候腦海中不斷跳出其它電影的情節(jié),比如:
A.I.
I, Robot
The Island
Wall·E
X-Man
Superman
出于“中國動畫”和美國“卡通”、日本“動漫”的本質(zhì)差異性,不以文化和地域性的區(qū)別來評定。3星給予“國產(chǎn)”水平的偏上成績。
另外,自《博物館奇妙夜2》后走紅的上譯,在本片再次交出120分的答卷,實在令人驚喜。中國的配音有救了。
作為一個從來沒看過阿童木(甚至至今依然不能接受他不是小飛俠的叫法)的80后,我比較傾向于我常說的那句“我是90后”。
我沒看過阿童木,對這個玩偶的概念僅僅停留在他家的服飾和包包確實很貴,但是不代表我就可以隨便被忽悠。
對這部電影,有兩個問題是一直沒弄清的:
1、這是3D電影么?
2、這究竟是哪里拍的電影?
這兩問題在宣傳期都一度避談,只模糊的說“使用了3D技術(shù)”,“中美日合拍”,于是以為這是3D電影,這是美國電影,或日本電影。
后來問到影城的朋友,回答:“不是3D片,是3維而已。他們自己的宣傳可能弄不清楚3D和3維,所以說法是錯的?!?...............囧.................
而關(guān)于出產(chǎn)地的問題,看完之后我是大為憤怒??!竟然看了一出中國動畫片?。。。。。?!不僅充滿中國“以精致和童趣為輔
【阿童木】原創(chuàng)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