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電影節(jié),選擇了齋藤工的處女長篇 《空白十三年》作為開端,不得不說,是有些失望的。
片子本身值三星,鏡頭是美的,配角們的演技也是十分強大,最后一個鏡頭,母親拿出13年前父親留在家里的香煙,顫抖的吸了起來,十分驚艷。也是在這一刻,我準備了很久的淚水才有了些許想要落下的勢頭。失望的地方大約是在于,整個片子節(jié)奏有些凌亂,前面的鋪陳有些長而略失重點,以至于后半段的群戲,顯得有些突兀與張力不夠。也許是受限于片子的時長,父親的洗白,兒子們的悲傷,顯得有些牽強而廉價。
而我最想討論的也是這個部分,原諒這件事情,真的是這么輕易就能做到的嗎?
父親從小爛賭,欠下巨額債務,最終在一個深夜不告而別,消失于茫茫人海,于是母親一人擔負起所有生活的重量,送報做小手工,還有隱晦的站街女,被車撞倒了也不敢休息,撲上厚厚的粉依舊推開深夜的家門去賺錢。然后13年后,在父親的葬禮上,一些陌生人說,其實父親是個好人,他之所以欠債,是為了不計回報的幫助他人,他珍藏著小兒子獲獎的作文,他其實深愛著他的家人,然后
很喜歡日本電影對死亡這個話題的坦然和重視,追思會上各種社會人對這個不成職的父親居然是各種另類的褒獎,讓兒子們意外又有點慚愧...
沒有誰的一生是可以被總結的,即使是這么一個拋家棄子十三年的浪子,盡管通篇氣氛很喪,臺詞寥寥數(shù)語,卻在傳達一種大愛、小人物的真情對他人錯誤的諒解也是對自己的放過
葬禮一定要全程都是肅穆壓抑的么?我在后半段阿雅各種無厘頭的朋友回憶他們的故事時,想起一件一直讓我很介意的事情。
我舅舅的葬禮上,所有家人異常悲痛,可是我姐姐(舅舅的女兒)在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笑了,被另一個舅舅狠狠的責備,她辯解自己沒笑,家人們也說是我舅舅太敏感了,自己父親去世怎么可能會笑……我姐姐的確笑了,我看到了,因為我也笑了。那個環(huán)節(jié)是什么我早忘了,應該是跟家鄉(xiāng)習俗有關的令人費解的操作吧。我們的笑讓我責怪自己好久,今天卻釋然了。
人有多復雜呢
“空白的13年”2017佳片有約,留白還是缺失?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1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