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身在這個行業(yè)工作,對片中很多用來衡量參與度,用戶粘性的指數,對照實驗都非常有共鳴。片中以更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了出來,很喜歡。對片中幾個人的夸張有些不適 (稱人類為期貨和引用巫毒娃娃這兩點)。這兩個雖然只是有些關聯的比喻,但是這個片子本身就是講社交媒體對人類的操控的,應該盡量闡述事實,避免這種夸張或是激發(fā)人情緒的詞匯。
看到片里說,假消息在推特上的傳播速度事是消息的六倍。找到了這個MIT的實驗報道,用了11年的數據,很有意思。算法本身并沒錯,只是用來達成一些商業(yè)指標
“監(jiān)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電視機神壇的崩塌 以及 “個性化推薦”是好事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