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納馬拉擔任過福特汽車總裁、美國兩屆總統(tǒng)的國防部長、世界銀行行長。他也是越戰(zhàn)的主要決策與執(zhí)行人。哈佛背景使他更善于從結果數(shù)據(jù)來分析原因與調整策略。他直言戰(zhàn)爭給平民的傷害,也承認自己的立場導致了大量平民的死亡。
紀錄片總結了麥克納馬拉的十一條經(jīng)驗教訓:
1.以同理心了解敵人
2.理性救不了人類
3.人不能只看自我
4.提升效率
在戰(zhàn)爭中的幾個數(shù)字或一個小數(shù)點,都可能意味著巨大的傷亡與毀滅
在大型戰(zhàn)爭中,人命越發(fā)顯得渺小。
5.戰(zhàn)爭應該遵守比例原則
為了良心還是利益去戰(zhàn)爭,結果只有輸贏
6.取得資料
麥克納馬拉善長從結果看原因,分析數(shù)據(jù),再進行調整和改善,從而來影響結果。
在汽車福特衰落期時擔任非福特家族的總裁時,他研究福特的客戶市場,推出經(jīng)濟型車,分析導致車禍原因,研發(fā)出安全帶,更安全的方向盤。
7.信念和親眼所見往往都是錯的
想法導致行動,如果想法是錯的,人只看到自己想看的,眼見不一定為實。
8.隨時檢討自己的想法
9.為善有時必須作惡
戰(zhàn)爭是殘酷的,所以用作惡和殺戮來證明嗎?
10.世上無絕對之事
11.人…
美國導演埃洛·莫里斯(Errol Morris)2003年的紀錄片《戰(zhàn)爭迷霧》(The Fog of War)講述了美國肯尼迪-約翰遜政府的國防部長、福特汽車公司第一位非福特家族總裁、前世界銀行行長的羅伯特·麥克納馬拉(Robert McNamara)所總結的11條戰(zhàn)爭經(jīng)驗教訓。這11條教訓中,第9條“為了行善,有時必須先行惡”很令人迷惑。
麥克納馬拉是肯尼迪-約翰遜政府中的風云人物,頭腦清醒,冷靜沉著,分析力過人,口才一流,被稱為“長腿電腦”,與同樣實用精英主義的年輕新政府完全合拍。雖然1960年底麥克納馬拉剛當上福特總裁時,并不認為自己有什么資格成為國防部長,但肯尼迪政府組閣篩選中,他的二戰(zhàn)指揮官背景和以邏輯分析為本實用主義精神仍使他成為了國防部長的不二人選。那時風光不可一世的麥克納馬拉恐怕不會預料到自己因為走出了這歷史性的一步,今后將付出什么樣的慘重代價。
在美國,越戰(zhàn)又被通稱為“麥克納馬拉的戰(zhàn)爭”——這與他作為軍方鷹派形象代言人指點江山帷幄千里分不開關系。但在埃洛·莫里斯的《戰(zhàn)爭迷霧》中,85歲的麥克納馬拉與45歲時的自己對話,似乎其在…
2012年看的電影,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年了。
2011年玩COD7 Black ops的時候知道了這個人物,和老哈一起跟在他屁股后面一起去五角大樓見了JFK,當時玩的盜版游戲漢化甚至把secretary部長翻譯成了秘書。
莫名其妙就記住了這個人物,一個已經(jīng)作古的人物,在好奇的驅使下開始查看這個人物的真實情況,竟然十分欣賞這個人物,那個時候像入了魔一樣探索起和他有關的歷史,探索六十年代的美國,甚至翻遍了60-63年間的Life雜志,知道了很多他和JFK的故事。
暫且不論他的所作所為,2012年的時候還覺得他十分遙遠
如果說Hearts and Minds 是bottom-up fashion ofexamining war,或者說從戰(zhàn)爭參與者的主觀感受來探討戰(zhàn)爭這一人類活動,這部片子就是top-down,自上而下的解釋the complexity of war. Errol morris as a previous detective shows the power and beauty of interrogation when framing this documentary.至于影片的客觀性,這種東西似乎從不存在
戰(zhàn)爭迷霧筆記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104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