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平凡生活中的冒險吧!
五年前第一次看《白日夢想家》,覺得這個電影太cool了,音樂太好聽了,場景太好看了…
五年后,第二次看《白日夢想家》,我哭了。
Water就是太多的平凡的人們,矜矜業(yè)業(yè)地工作了數(shù)年數(shù)十年甚至數(shù)幾十年。在十來二十歲的時候,可能平凡的人里,有的曾經(jīng)有過一個樂隊,有的是街舞社里的那個大神,有的是籃球場上那個讓女生歡呼的師兄…但是時間過去,平凡的人們過上了一成不變的日子,上班、下班、吃飯、睡覺、上班、下班…或許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還有的陷于困頓。
認(rèn)識世界
看這部電影之前看了另一部《極速風(fēng)流》,那是一部關(guān)于賽車、令人激動不已血脈賁張的運動題材傳記片,或許還是一種勵志片,它讓如你我一般的普通大眾看看別人能為自己的夢想做些什么,別人在自己的夢想里過著怎樣跌宕的人生。在《速度與激情》一部接著一部卻也越來越無聊的時候,它真應(yīng)該把這五個字讓給這部電影。
《白日夢想家》則是另一種夢想,一直在生活泥淖里默默無言的你,精彩生活只能出現(xiàn)在懵然發(fā)呆白日夢里的你,是否會因捍衛(wèi)什么、挽救什么而奮力一擊?
《極速風(fēng)流》里尼基和詹姆斯雖然性格截然不同,但都是為了賽車可以不顧一切的主,詹姆斯縱情聲色,享樂至上,但他在賽道上無所顧忌、追求極致,尼基則善于控制、精于分析,理性地計算著如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賽車是他們的夢想,是拯救詹姆斯于頹廢中的唯一稻草,是令尼基忍受非人折磨的唯一動力,他們都曾經(jīng)、也都可以可以為著自己的夢想破釜沉舟、不顧一切。
《白日夢想家》里的沃爾特則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年輕時也朋克過,但因為生活的原因,他慢慢變成了一個宅男
后半段開始精彩 色彩畫面都好美好自由 最后封面一出還是被感動到 不再做白日夢的方法就是盡早行動起來 成為一個有趣的人
Beautiful things do not ask for attentions.
“Sometimes I don't. If I like a moment, for me, personally, I don't like to have the distraction of the camera. I just want to stay in it.”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原聲也很好聽。
stop dreaming,start living.
男主角華特是《生活》雜志的照片工作人員,默默無聞,生活平淡無奇,遇到喜歡的女同事卻不敢表白,每天靠做白日夢來抵消現(xiàn)實的枯燥,直到一次意外——雜志的最后一期封面照片不見了……
他們在其他照片找到一些攝影師的線索,但是一個很遠(yuǎn)的海島,女神(一直沒敢表白)鼓勵他去找攝像師,有了女神的力量,他出發(fā)了,一路各種奇葩的事,在海島上跟飛行員干架(誤會化解才知道),跳海遇到鯊魚,又到冰島正好趕上火山爆發(fā)……
但最終都晚了一步,沒能追上攝影師,為了幫同事保住工作他只能先回去見老板
越是演慣沒心沒肺喜劇的笑匠,演起正劇來就越有平時隱匿起的悲辛,越有歡笑背后對這個世界略含憂傷的透徹認(rèn)識。遠(yuǎn)有卓別林,近有金凱瑞、周星馳。而后二者的《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和《喜劇之王》,更是在我心目中地位特殊的兩部心靈電影。
當(dāng)然還有本斯蒂勒,雖然這部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依然算得上主流喜劇片。因為無論笑點、還是故事的走向,觀眾和演員都是駕輕就熟,影院里大家準(zhǔn)時發(fā)笑,準(zhǔn)時有些許感動。
故事本身老套到不用擔(dān)心劇透,簡單來說,就是一個loser,終于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歸來之后,世界沒有變的更好,但他的人生已經(jīng)不一樣了。俗套中有些小清新,“想要找的一直就在你身邊”更是老邁的橋段。當(dāng)然,旅行途中的攝影和配樂在這類電影中大概算得上亮點。
然而,正是因為拍慣了鬧騰的喜劇,本斯蒂勒正經(jīng)起來,卻有一份普通小清新勵志沒有的淡然。比如結(jié)尾的處理方式:底片的去向好猜,內(nèi)容卻讓我著實費了番思量,到底以什么內(nèi)容揭開懸念才算得上溫情脈脈?結(jié)果卻是普通,沒有期待中的“瞬間擊中”,只是一張認(rèn)真工作的主角。
以前我也會做夢,后來不會了。
可能知道的太多了,就不會想象了。
為什么學(xué)馬克思的時候說,一切的想象來源于現(xiàn)實。我們知道更多才有想象的基礎(chǔ)。
以前我也寫影評樂評,看完一個想很多。后來不會了。
看過了,心里激起一點小小的想法,看完就消散了。似乎有什么,又似乎沒了。
所以我寫不好了。
我懶得寫了。
我不再想了。
影片的主人翁是一個公司里悶頭干了16年的員工?;貞浰赣H還在的日子,他留著很酷的發(fā)型,滑板玩得很溜,潮味十足??墒乾F(xiàn)在,他只是一個有點小駝背,干干瘦瘦矮矮的男人。自卑,被人趾高氣揚的欺負(fù)。他總是在跟人說話的時候走神,也許幻想著很厲害的東西,但是這樣更顯得他的無能。這樣的白白凈凈的干癟的男人,公司里太多了。
不知道他哪兒來的勇氣,也許是工作上的盡職。為了追一張底片,他做出了最瘋狂的舉動。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美國的護(hù)照和鈔票,還有英文真是好用,不過還是要欽佩他這一路的膽大)什么也不帶就出門,格陵蘭,冰島,要爆發(fā)的火山,阿富汗喜馬拉雅,那些美麗而壯闊的東西,讓他變成了一個充滿魅力的人
“白日夢想家”本·斯蒂勒新作,夢想與現(xiàn)實的一步之遙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1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