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看電影了,怕一下子看一部“大片”會像饑餓的胃一樣無法承受過重的負(fù)擔(dān),一下子吐了,一下子什么也沒有了。
喜歡這種淡淡的感覺,普通的就像我身邊的故事,普通的就像我的中學(xué)。那樣細(xì)細(xì)的小河,窄窄的公路,一片不大的空地就能馳騁出整個足球場,即使被罵了依然可以一幫人打打鬧鬧的在走廊上罰站,生氣了就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叫,不明白的事情總是以“你們大人……”如何如何開頭。
固執(zhí)地拒絕長大,卻不愿意被看作孩子。有時候像童話里的彼得·潘一樣任性:你要是不讓我唱歌,我就尖叫!有時候又像《一一》里那個小男孩兒一樣悶悶的說:我覺得,我老了。
看過一個形容說我們其實就像是果凍:外表光鮮,內(nèi)心脆弱。迫不及待的脫去稚嫩的外衣,踏入成人的世界,卻又頻頻回首“孩子”這個稱呼。
跑題了,就這樣吧~
不可一世的傲慢青春。
這個冬天選擇看的第三部屬于夏天的電影。
不過可能是因為廣州這兩天天氣回暖的緣故,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感覺好像是重新回到了夏天的時光里。
喜歡這部電影的程度已經(jīng)超過了對《藍色大門》的喜歡。
雖然對兩部電影的感覺其實是不同的。只是單單以一種被稱之為“喜歡”的情緒來比較而言。
喜歡那些感覺只是單純用聲音唱出來的音樂。
喜歡那個夏天里陽光在跳躍的畫面。
喜歡他們這群在夏天里漸漸學(xué)會長大的小孩。
喜歡那些只能是屬于青春的愛情。
陳懷鈞說,就是要這種感覺。
“這個世界有可以挽回的事和不可以挽回的事。而時間的經(jīng)過,就是不可以挽回的事情。告訴自己已經(jīng)走到這里了,就再也不能回到過去。”
陳懷鈞說,我的青春愛情已經(jīng)死了。
張家月說,那你就跳下去吧。
然后,陳懷鈞就跳下水去了。
這大概是每個人都必須經(jīng)歷的事情。
在年輕的時候失戀過,在年輕的時候失敗過,在年輕的時候疼痛過。
可是,因為還年輕,所以只要讓時間慢慢地經(jīng)過,就可以康復(fù)過來。
然后在某個有陽光的日子里,重新牽起另外一個人的手。
那一刻就這樣默默地成長了。
喜歡! 非常喜歡這種風(fēng)格的電影,色彩好棒啊~!淡淡的青春,純真的愛情,童話般的夢境。。一直都在找這種類型的片子,還想再看帶給我這種感覺的影片。我覺得只要能給人帶來感觸的影片就是好的作品。劇中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新自然,沒有劇情的糾纏,只有感覺上的共鳴。青春只有一次,喚回我們久違的青春,就是我喜歡這部影片的理由~!·
如果還有這種風(fēng)格的電影,我還要看~!
夏天是只貓....
陳懷鈞去喜歡一個如此道貌岸然的老師....
那個單純的日本學(xué)生,被男老師把足球給戳破....
家月對音樂的熱情....
雖然是臺灣電影拍攝手法卻越來越日本....不知道為什么.
夏天的尾巴:好看的劇情片 我們的夏天還有尾巴么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1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