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開始以為是像中國機長那樣的套路,在空中翻滾旋轉(zhuǎn),最后迫降??戳耸畞矸昼姴鸥惺艿接捌木手?。
電影采用了倒敘的手法,觀眾在已經(jīng)得知全機人安全存活的情況下,這個影片的看點在哪里呢?原來在機組人員自證清白的過程中。
ntsb用電腦模擬和人機模擬,試圖說明機長大迫降雖然成功,但不符合規(guī)定。在與調(diào)查組扯皮的過程中,觀眾能夠看到,機長的形象在影片中是十分高大的,遇險時沉著冷靜,下機時確認無人逗留之后最后撤離,關(guān)心每一位乘客的安全,直到全體人員確認都被安全救起,他的面容還是憂愁的
我在看過了《中國機長》之后慕名找來這部電影看的,深刻體會到我們的機長好像只是拍了部特效片
這部電影有一些點非常觸動我
登機前的旅客鏡頭,沒有標簽化的無理取鬧、離家出走,而是充滿溫情的熱愛生活—祖母在機場紀念品商店為孩子挑選更紐約一點的禮物,爸爸和兒子為了趕上飛機去度假一路狂奔,坐在一位帶著小兒子的媽媽身邊慈眉善目的老爺爺幫忙撿起小孩子扔掉的玩具—這些人對生活的熱情,顯得生命更加的可貴。不知道是不是整體社會壓力不同
最頂不住的,真實故事改編。
插敘手法,很適合堆積情緒。
最開始看到115人生還,只覺得115是個數(shù)字,哪怕清楚地知道機長確實很偉大很牛逼,這么多人活著真的是件令人開心的事,但情緒確實不太到位。
包括機長夫人,剛開始擔心丈夫的工作,擔心家里的經(jīng)濟問題,最后收拾家里的時候才打來電話道歉:"我才意識到死里逃生的115人中有一人是我的丈夫,對不起。"
影片著重描寫了世人對機長的贊譽,調(diào)查小組對機長的懷疑,還有機長自己的心理矛盾。
剛開始以為機長真的仗著經(jīng)驗選擇了一條看似生存率為0的迫降路線
電影的題目是薩利機長,給人的直覺就是湯姆漢克斯出演偉大的機長。。但電影一開始,就讓人驚喜地發(fā)現(xiàn)電影不是那種普普通通的敘事,而是抓住英雄還是逞能的矛盾,讓人看到薩利看到數(shù)據(jù)和墜機的記憶的差別產(chǎn)生的自我懷疑和掙扎,以及調(diào)查組的咄咄逼人。盡管媒體和各種新聞把機長捧為紐約的英雄,但下一秒調(diào)查結(jié)果如果定義薩利機長是逞能,那么毫無疑問媒體立馬會把機長踩在腳下嘲諷。從機長與妻子的通話,可見機長還有不小的家庭財務(wù)壓力,這次事故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可能讓他的飛行生涯就此斷送
影片的對比非常鮮明:沉著冷靜的機長完成了一項動人心弦的奇跡,配樂很克制(這里與中國機長很大不同,中國機長更感性,情感渲染非常濃烈:通過乘務(wù)人員的受傷與乘客的反映),而薩利機長拍攝的很克制。中國機長遭遇空難的時間和飛機上所有人的反映構(gòu)成了整部影片,而薩利機長的反映和飛機迫降奇跡只拍攝了208秒。
影片很重視小細節(jié),通過小細節(jié)表現(xiàn)機長的盡職盡責(zé)。比如在乘客都進入救生艙后,河水已經(jīng)淹沒大腿時,機長最后仔細檢查一遍確認沒人才最后出去;被救援后在大冬天沒有立刻披上毯子
5星,一個世人盡知的真實事件,竟然被導(dǎo)演拍成了大激烈,大矛盾,大反思的懸疑反轉(zhuǎn)電影,讓人實在是吃驚不小,原本還以為只是一部小成本紀實電影呢,雖說影片有很大夸張演繹的成分,但故事性與可看性俱佳,并足矣引人深思,英雄與罪犯往往就只有一步之差。人們渴望英雄,也想成為英雄,但做英雄要具備的是能力,和有擔當?shù)呢?zé)任心。一念之差引來的后果天差地別,英雄更要有一顆抗壓的心。
《薩利機長》2016年,人,在計算面前好像不足掛齒的因素,卻是拯救生命的唯一途徑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13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