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巴黎》(before sunset),好像是一套名叫(before sunrise)的電影的下集。兩集相隔九年,電影的男女主角也是九年後再相遇;電影八十分鐘,男女角在巴黎瘋狂交談也大約是八十分鐘;有報章報導兩人的對白不少是即場爆肚的——總之叫你無十足把握分清楚螢幕內外的分隔。
《日》是一套徹底由對白帶動的電影。同類手法我印象最鮮明的可能不是電影的例子,《等待果陀》和《奧利安娜的迷惑》都是在固定的場景中,兩位演員以不停交換對白來營造張力?!度铡返膹埩Ξ斎慌c上述兩套劇場作品的指向很不一樣,它並不意圖表現(xiàn)荒謬、也不召喚觀眾歸邊表態(tài)。某種意義上,《日》與《迷失東京》很相似,都是令觀眾期待愛情的發(fā)生,又享受那齒甲留香的遺憾,但兩套電影卻有著生死悠關的分別。
兩套電影的核心都是愛情的不可觸摸和最終逃逸,但卻以相反的結構來表達。如果《迷》最終傳遞的訊息是男女主角永遠都差半步一點,才能觸碰得到愛情,《日》的前提便是「錯過」和「溜走」了。在《日》裡,兩人九年前在維也納共渡了十四小時的美好時光,甚麼聯(lián)絡方法都沒記下
before sunrise,before sunset。愛情就被濃縮在那短暫的幾個小時之內,有如一杯咖啡里的一塊方糖,甜美醇香,讓人無限眷戀和回味。若是after sunrise,after sunset,又該如何呢??峙麓蠖鄶?shù)人都會想,一塊方糖,蓄杯再蓄杯,只怕沒了滋味。
記得我愛的那個人從背后將我緊緊抱住,在我耳邊喃喃著“就這樣變成琥珀吧”的那一刻,我心里酸楚得要命。我們對愛都是這樣的恐慌,充滿著不安。仿佛愛情總會消失,只有在最愛的時候都幻化成灰,才能守住那份完美。
艷遇大概是對愛情恐慌癥者最好的禮物,曾經(jīng)擁有,膽怯離去,然后在后半生里抱怨著生活的瑣碎與無奈,不斷咀嚼被自己美化了一次又一次的完美愛情,最后在幻想中孤寂得死去。我討厭這樣的人!這樣的人生!
但我很喜歡這兩部影片,喜歡那兩個人,喜歡他們說出的那些美妙無比的話,喜歡靈魂碰撞所帶來的聲響。
只是,希望,如果有第三部,可以給他們更多的時間,讓他們在鍋碗瓢盆的撞擊中,在孩子的哭鬧喊叫中,在這樣瑣碎平凡的日子里,慢慢地訴說到老......
這也是愛吧,多么勇敢的愛。
日出之前,日落之后。。多年之后再遇見一生摯愛。。這樣的題材根本就是我的菜啊 。。故事講得再差一倍。。我也一定會中標的。。何況講得還不錯。。全寫實風格的跟拍和表演。。對一個好容易煽情的題材來說。。也算獨辟蹊徑。。值得一提的是女一號的表演。。如此光彩奪目。。跟拍兩人的鏡頭里。。我?guī)缀醢讶康哪抗舛技性诹怂樕?。。下集看到一半。。劇情開始時時暗示飛機就要起飛。。留給兩人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我也越來越著急。??彀?。。煽情的點到底什么時候才會來。。上下兩部片子累積起來的情緒。。會以什么方式達到高潮。。等到女一號終于靜靜坐下。。開口唱起了歌。。我終于和男一號一起。。放心地哭了。。
這部影片是我最喜歡的系列影片,但我極少推薦給別人,只推薦過兩位朋友,我想她們都是能看懂這部影片并且能完全感受到這部影片所要傳遞的信息的人,除此以外,我不會到處向所有人宣傳介紹它,我只希望把它作為珍藏,小心保管在內心深處。
作為導演兼編劇的理查德.林克萊特,我想他自己要是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的話,斷然寫不出如此優(yōu)秀的劇本。影片從頭至尾基本都是以男女主人公的對白為情節(jié)發(fā)展,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在異域國度偶然相識,體驗一段心有靈犀的旅程,對于感性的人而言,這也許是人生中永遠難忘的一段經(jīng)歷。影片before sunrise的結局讓人惆悵難以釋懷,而before sunset的結局更是讓人心頭涌起莫名的感動和心酸。這樣的影片對于感性的人而言,是適合看又不適合看的。因為它能打動我們的內心,但這樣的情節(jié)更能使我們久久陷入那難以言表的情緒當中,它是有魔力的,奇妙的一部影片。
《愛在日落黃昏時》羅多爾·保利主演,喜歡這樣的愛情劇情片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