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系統(tǒng)的看經典科幻片,終于從20年代看到了80年代。這個周末看的是《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無論哪個機構的排名,《銀翼殺手》總是在最佳科幻片中排前兩名。唯一能跟其競爭榜首的,只有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
其實我在大學的時候曾經在電腦前看過一遍,不過除了那精彩的結尾、哈里森福特和漂亮的女主角,已經沒有太多印象。那時候,還不太會欣賞電影,當然更沒有HDTV、家庭影院和藍光碟。小小的屏幕和模糊的畫質,往往會抹殺掉許多細節(jié),甚至影響你的理解和心情,所以我一直拒絕看槍版的電影。
而這次重溫,一個人在黑夜里細細品味,我被那深邃的思辨和陰暗凝重的藝術風格所深深打動。
故事并不復雜。人造的復制人擁有超出常人的智慧和力量,但只有4年的生命。為了能多活幾年,幾個復制人冒險回到地球尋找制造者,希望能找到多活幾年的辦法。而福特飾演的Deckard則是派去追殺他們的銀翼殺手,因為復制人是被禁止在地球存在的。復制人也有了情感,其中有兩對戀人,還有一個甚至與Deckard產生了愛情。而最后Deckard在干掉其他的復制人之后
有一點不明白
如果瑞秋被植入的是泰瑞侄女的記憶的話,她就應該會將自己當成泰瑞的侄女。
可是電影中瑞秋顯然不知道泰瑞是自己的叔叔,也沒把自己當成泰瑞的侄女。為什么?
對于很多科幻粉絲頂禮膜拜的片子,我的觀感就一般,沒有想象中那么意味深長。
關于羅伊的崇高品格我是持不屑態(tài)度的,雖然最后時刻他救了德克一命,但就因為這個說他是個高尚的人,萬萬不敢茍同。首先情節(jié)中就已經交代了,6個nexus手中已經沾了23個人的鮮血,一艘運輸船上的人被屠殺殆盡;其次,羅伊本來就是個戰(zhàn)士,在殘忍殺死自己的制作者的時候就可以知道他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再次,他的幾個伙伴,也沒有一個善類。這幫人,就是為了達到延長自己生命而不擇手段的家伙
突然有一天,他們告訴我,我只是個復制人,一個完美的,強大的第六代復制人。
我不愿相信。我有那么多美好鮮活的記憶,我有愛的人,我怎么可能是復制人?
可這個念頭像一根刺一樣扎進了我的心里,在越來越多仔細的觀察,冥思苦想后,我不得不痛苦的承認,我,真的只是那群地球人制造出來的產品??v使我有聰慧的大腦,強健的身姿,我依舊只是他們的奴隸。
這群懦弱的地球人,害怕我們不可控的強大,將我們的壽命設置為4年。看著自己日漸顫抖的手,我知道我的時間不多了。不,我不接受,我要活!
為了回到地球
在牛津游玩時寄宿的主人家應該是個電影迷,電視桌下擺著幾層影碟,而且有很多是精裝紀念版的碟子,《銀翼殺手》放在里層,非常豪華的包裝,導演剪輯版加上導演訪談和幕后花絮四五張碟片放在精致的鐵盒子里。我記得一年前有嘗試過去看這部片子,當時是在宿舍吧,看了一半幾乎放棄,實在是太壓抑太冰冷,或者對當時的我來說太過高深而不可及。那天也不知道為什么要把它拿出來重看,但是還好拿出來重新看了,不然又錯過一部好的片子。
在IMDb上看了一圈影評,有一個評論里的一句話我非常喜歡,大致意思是好電影的標準應當是讓觀眾在看電影之前和看電影之后變成不一樣的人。作為一個電影創(chuàng)作者,這是極大的野心,作為一個觀眾,遇到這樣的電影或者是一種幸運。據(jù)說當時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收到的評價并不是非常好,而是在很多年之后人們回望那個潮濕陰暗的后現(xiàn)代啟示錄般的世界時才驚覺80年代這樣一部作品的偉大。
第一次看這個電影之前或許是期望太高,導致看的時候一直很奇怪導演在電影里想要表達什么但好像什么又沒有說的感覺,當時誤認為是故作高深
現(xiàn)代性與導演意志
時隔許久重溫《銀翼殺手》,除了一如當初初看時的寂寥,寂寥之上永恒不變頹廢潮濕又昏暗的印象,更感覺到了作為目的的人從生到死的歷程中必然會遭遇的困惑,一種人難解的完備性下的揚棄與頓悟。
從開篇的復制人測試開始,到戴克、到瑞秋和泰瑞爾老版,跟隨羅伊的男女復制人,再到最后戴克與羅伊,斯科特無不從容地控制著人物塑造與片情構建,互相接觸產生聯(lián)結的個體們,無一例外都是具體的、明確的、細微的,建立的都是individual-to-individual的聯(lián)系,這樣的私立紐帶互相作用之緩慢
銀翼殺手:人氣!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17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