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老片,因為梁家輝,今天特意找來看,有豆瓣的評分在前,結果卻比想象中好太多。很多人詬病的過于黑暗、結尾過于慘烈,在我看來非常正常。早期非法移民的艱辛,現(xiàn)在也許難以想象。張曼玉的精神分裂,前面通過其他人的轉述,已經有很多交代。巨大的生活壓力,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異國他鄉(xiāng)的危險遭遇,讓她整個人漸漸如驚弓之鳥,求生的本能,令她最終為了活下來而以誆騙為生。整個劇情層層遞進,不拖沓,不冒進,臺語民歌成為唯一渲染情緒、標識節(jié)奏的背景音樂,跟影片的黑色基調非常契合
文/王栩
(影片信息:《愛在別鄉(xiāng)的季節(jié)》,導演:羅卓瑤,編劇:方令正,主演:張曼玉、梁家輝、文希蓮,中國香港,1990年)
電影《愛在別鄉(xiāng)的季節(jié)》一開場即表現(xiàn)出一股壓抑中的掙扎。冷暗色調的畫面里,一對衣著普通的夫妻悄無聲息的收拾著同樣普通的行裝。置身在這間屬于他們自己的灰樸樸的居室內,他們小心、謹慎,盡管收拾的有條不紊,卻依然能從丈夫將一件灰黯的外套罩在妻子身上,以此遮蓋住妻子所穿的那套依舊還十分簇新的西式套裙的用心處當可得見影片的壓抑在接下來的敘事里會無處不見。
此時
現(xiàn)在挺喜歡看90年左右的老電影。周日的晚上翻出來一個《愛在他鄉(xiāng)的季節(jié)》,主演居然是梁家輝和張曼玉。結果,這么一個文藝浪漫的名字下是一個相當陰冷的故事。
電影大概
故事的背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對普通的廣東夫婦也在出國潮的大背景下追趕自己的美國夢。兩個人周而復始的遞交材料申請簽證、被拒簽再申請。從美國駐廣州領事館到上海領事館,幾乎每隔三個月都要遞簽一次。最后一次,在生完小孩之后,終于拿到了美國留學簽證。張曼玉在簽證官前所說的“我們這代人被耽誤的太多了?!蓖嘎吨且淮说目嚯y。
張曼玉一個人去了美國,留下梁家輝在國內帶孩子。妻子時常寫信回來,梁家輝告訴她,千萬不要回來。再后來,梁家輝收到了離婚申請信。日后,當梁家輝為了尋找妻子偷渡到美國時,家里父母也是在遠洋電話里說千萬不要回來。
初到紐約的梁家輝一句英文也不懂,他流浪在城市,被昔日的同學收留。當聽到梁家輝沒有綠卡是偷渡來的,為了不影響自己已經提交的申請,把梁家輝趕了出去。流浪途中,梁家輝遇到了一個只有15歲的華裔女孩。在華裔女孩的幫助下
我還是覺得戲劇的夸張。 前面申請的艱難,到美國這么遭罪的。。。
弱勢群體,連走路都會因為風而摔倒
愛在別鄉(xiāng)的季節(jié):劇情整理以及個人的一些觀點。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2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