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等美國大選的,結果實在無聊就點了《CATS》電影版看了,話說片頭那段熟悉的主題旋律一響起還是很振奮的,然而貓貓們一出來,我就有點發(fā)懵了,我以為開拍電影版是借助電影的技術力量去彌補舞臺劇的短板和不足,誰知道導演直接把舞臺劇的呈現(xiàn)效果搬進了大銀幕,也就是說電影版的貓也沒能擺脫穿連體毛毛服的命運,相比舞臺劇,電影版的毛毛服還被放大了看,演員們“搔首弄姿”的學貓的體態(tài)也差點讓節(jié)操碎了一地,額,這就有些許尷尬了。于是我趕緊搜了一下豆瓣影評,果然,一邊倒的撲街
一直覺得《貓》是部特別神棍的音樂劇,沒什么劇情,也沒什么邏輯,但是就是好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那種。四大音樂劇中唯一非人主角的設定,加上不遜音樂的舞美,究竟該怎么實現(xiàn)電影改編呢?
講真,其實真要選個導演,湯姆霍伯可能真的是最佳人選了,不評《悲慘世界》好壞,光其現(xiàn)場收音態(tài)度就足夠讓人敬畏的了。所以當時聽說霍伯導演,雖然質疑,但我還是抱著一絲希望的,
我有多喜歡音樂劇《貓》呢?當時倫敦西區(qū)英國巡演,我看完一場驚為天人(貓),立馬又買了第二天的票,要不是學生黨囊中羞澀
看完貓之后感觸很多,就去facebook上寫了一篇長貼,見諒我就不翻譯成中文了,貼在這里為大家提供些參考。
補: 令我驚訝的是Francesca的表現(xiàn),我看之前并不知道她是誰扮演的,中途發(fā)現(xiàn)很喜歡她的舞蹈。Francesca是可以作為演員和舞者兩種身份出現(xiàn)在大家的面前的,無論你從哪個角度去認識她,都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她的另一面也做的足夠出色。
Unlike most people’s opinions online, I was actually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Cats, and I watched it, and I quite liked it, and it made me realise many things.
20世紀最出色的音樂劇作曲家之一的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根據(jù)20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一的T·S·艾略特詩歌改編的,打破了舞臺劇圣地美國紐約百老匯連續(xù)公演最久而且也次數(shù)最多的記錄的音樂劇《貓》,被環(huán)球影業(yè)用1億美金改編成了電影,然而頂著這么強的一個IP的片子,竟然撲街了。
上映10天,全球票房僅3840萬美元,而其成本將近1億美元還不算宣發(fā)成本。有媒體預測《貓》的虧損額可達1億美元。此前,片方環(huán)球影業(yè)也將它從奧斯卡宣傳片單中撤除。除了老套的劇情和糟糕的改編之外
[影院好讀版]
《CATS貓》不知道是得罪了誰,在首映後各大評分網(wǎng)站一面倒的惡評,無論是影評或者是網(wǎng)友都用腦力激盪的來嘲笑這部音樂劇改編的電影,甚至有人提出應該要向導演追回奧斯卡,尤其預告那貓人們魔性造型比起音樂劇可以說更加的肉感,讓我對這部電影充滿了好奇,當我一早進入無人的電影院,我還不知道迎接我的是一顆毛茸茸的隕石。
這顆毛茸茸的隕石裡頭包覆的並非熾熱的巖漿,而是邪魅勾魂的費洛蒙,藍夜的魔力充滿全片,《CATS貓》說的並不是貓的故事,也不是人的故事,而是貓人的故事
貓:2019推薦,大制作能撲到本片如此之低程度,算是“前無古人”了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2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