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打來電話說:活著真難啊,走進社會,不是人玩你,就是你玩人。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余華的《活著》。
余華的《活著》改編成了電影《活著》和電視劇《福貴》。平心而論,我更喜歡《福貴》??傆X得電影時長太短,道不出一個人的一生。
看《福貴》的時候,我在上初中,跟著叔叔一起看的。當時就一個感覺:苦,似乎世界上所有的不幸都給了福貴。
看到福貴一開始的紈绔作樂,內(nèi)心沒有厭惡,只有感覺可笑,像小孩子,調(diào)皮搗蛋的熊孩子。只覺得那樣的光景如同夜空綻放的煙花,轉(zhuǎn)瞬即逝
經(jīng)典呀……看一看怎么將電影150分鐘拍成33集。電視劇將徐父的200畝地變100畝解釋為向村民的施舍。
但是福貴真的就是活該,唯一可憐的是孩子與家珍。如果沒有孩子與家珍,福貴再寒顫也無所謂…這樣的孩子。
原來,毀掉一個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拼命的寵這個孩子。感覺電視劇里面福貴轉(zhuǎn)換的太突然了,昨天還是個浪子,今天就回頭了……
真的就怕這種電視劇的人物與自己建立感情,離開了真的會感同身受,真的會不好受!說不同情,可是有怎么能接受呢?
劇中哪一個人物的命運不是與wg有關(guān)?而究其根本
《活著》這部小說是從2012年左右就接觸過的書,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十年之后,當年我看不懂它,現(xiàn)在我仍然看不懂。
豆瓣上很熱門的一個話題是十年前的自己,想來想去,你想回到十年前嗎?不,我不想,那時的我和現(xiàn)在的我一樣,充滿了對生命的未知,只不過,少了一點期待。
“從前是一只雞,慢慢的變成一只羊,再后來慢慢變成一頭牛……”以前徐老爺對福貴說,后來福貴對苦根說,人的這一生啊,怎么能夠這么慘。
如果我是福貴:
這老頭真煩人
余華先生的小說是大學看過最多的,記得那會看《兄弟》還是很有感觸的。在他的很多小說中都可隨處看到死亡,而且死法也是很有文學性質(zhì),至少在文學里面是真的。
記得沒多大的時候看到過這部劇,那時候覺得很好看,就一直記著,后來大學里面聽說過時活著改編的,就看了原著,記得那會看了兩遍原著,有時候想想也會翻一翻,每次看完都讓我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看到了苦難的救贖,于是也明白了苦難的意義,甚至也似乎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在哪里,它或多或少的也影響到了我的價值觀念,讓我久久難以忘記。
這部劇我不只看了一次,對于顏控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了。首先我看了好幾遍余華的小說《活著》,心里梗了好久。后來知道拍了電影和電視劇,電影沒看,注意到這部電視劇是男主角長得像我爸……劇拍得非常真實,雖然富貴這一輩子的經(jīng)歷可以說是很不真實,但拍出來了那個年代一系列的各種大事。各個演員演技就不說了一個字棒,劇情基本按照小說還原,沒有邏輯硬傷,看起來平淡中透著絕望,就像我們自己操蛋的生活,福貴這樣一輩子悲劇籠罩,還是得努力活著。
希望中國多一些這樣的電視劇,多一點這樣的演員。
《福貴》陳創(chuàng)主演,活著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2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