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看這部劇的時候是初二,當時班里只有兩個人看了這部劇,但是我還是憑借一己之力,硬是讓班里絕大多數(shù)人都學會了唱《萬萬沒想到》。雖然很艱辛,但我覺得這也表達了我對這部劇的熱二呀!
寒來暑往,斗轉(zhuǎn)星移,不知不覺就要升初三了,那么我就在這懷著悲痛的心情,祝《萬萬沒想到2》繼續(xù)坑爹,繼續(xù)“歡樂”他人吧!
個人認為可以拿來比的就是《嘻哈》,也許都沒什么好比的。和嘻哈比,確實萬萬有點做得太糙了。如果你說這是一種風格,好吧,也許確實口味不太一樣。至少嘻哈拍得還像電影,微電影也是電影吧。你不會拿一部90分鐘的糙劇,告訴我這tm就叫微電影吧。
再說笑點,實在看不出一個一個沒邏輯的段子連在一起有什么好笑的,和年會節(jié)目區(qū)別在哪里?無厘頭?不是沒腦的都可以叫無厘頭。
拿這個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電影做比較,大可不必,基本沒什么可比性。
想起以前的一些惡搞短片,最早的胡戈和卑鄙馬維斯的一些短片,論笑點而言,確實比這個高端多了。
個人認為可以拿來比的就是《嘻哈》,也許都沒什么好比的。和嘻哈比,確實萬萬有點做得太糙了。如果你說這是一種風格,好吧,也許確實口味不太一樣。至少嘻哈拍得還像電影,微電影也是電影吧。你不會拿一部90分鐘的糙劇,告訴我這tm就叫微電影吧。
再說笑點,實在看不出一個一個沒邏輯的段子連在一起有什么好笑的,和年會節(jié)目區(qū)別在哪里?無厘頭?不是沒腦的都可以叫無厘頭。
拿這個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電影做比較,大可不必,基本沒什么可比性。
想起以前的一些惡搞短片,最早的胡戈和卑鄙馬維斯的一些短片,論笑點而言,確實比這個高端多了。
味如嚼蠟的看完一部高分文藝片,再打顆五星好評,看懂了沒?管他呢!這么多人都給5星了,還會有錯?再打開萬萬沒想到,笑完了再給個一顆星,罵句低俗,好的,我的逼格又提升了。
很多人說這有片子什么意義?確實沒有。但為什么要有意義呢?繁忙的生活里,抽出點時間看個幾分鐘的短劇,樂呵樂呵,放松下心情,這就夠了。人生苦短,你想在這幾分鐘的短劇中學習知識、增長見識、開闊胸襟、感悟人生、明白宇宙的真諦,體會做人的道理?還是你指望這低成本的低制作員工少趕時間的片子能給你帶來美國大片的震撼和感人肺腑的劇情?它的定位就是低成本網(wǎng)絡自制喜劇,你抱著看大片的思路來看,再寫個無聊,惡趣味,真是無話可說。
再來說說山寨。前幾集確實日和Brief氣味濃重。但是當那只抽煙大舌頭的猴子出現(xiàn)我就深深的愛上了這部劇,這是我見過除了六小齡童和周星馳之外最有特色的猴子了。之后的幾集水平參差,但《萬萬》也漸漸有了自己的風格:呆萌的王大錘,賤萌的父皇,“女神”孔連順,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從叫獸面具時代一路走來
我們班同學本來都不知道有這么一部好看的電影,是我拷下來帶到學校放的,大家都很喜歡。
我并不在乎這是什么日和還是亂七八糟什么的,我只知道這部電影很搞笑,我很喜歡。
我們宿舍6個人在元旦里演了王大錘學習的那個和白蛇傳的那個,我寫的劇本,稍稍修改了一下,把它們連在了一起。全班同學都笑噴了,連一向嚴肅的老班都笑了。
我覺得看得爽就行了啊,就算你不喜歡也用不著隨便否定別人的心血啊,有本事你自己也拍一個啊,自己不行也不要說別人的不是。
我很少看電影的,這是我十幾年來特別喜歡的電影之一了。別的就是 【報告老板 】了 呵呵,大力支持。
萬萬沒想到最后我還是把《萬萬沒想到》系列、《報告老板》系列都看完了,就連最近新出的《名偵探狄仁杰》也看了。
其實并不是真的是因為喜歡而看,反而其中有些地方是自己不喜歡的。但之所以會一直看下去,也只是打發(fā)那多余的不值錢的時間罷了。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看視頻變成了最容易獲得快樂的一個途徑,雖然習慣了一個人,卻還是會害怕寂寞,所以很容易就把精神寄托在了一些虛無的東西。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癮?
有時候看了開頭便想要知道結尾,哪怕覺得不好看
《萬萬沒想到 第一季》手法粗糙笑點低,草根的勝利還是反智的狂歡?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2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