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女生,我知道古惑仔這個系列電影,但是在我20歲時我才第一次看這個電影。我建議當初看了這個電影的人,再重頭看一遍。是不是只教你打打殺殺。
戰(zhàn)無不勝里,陳浩南說,你們看到的陳浩南是銅鑼灣的扛把子,很風(fēng)光。但是自己的兄弟、女人慘死的時候,他也無能為力。曾經(jīng)因為英雄主義,夠叼迷戀著那群古惑仔,不知道多年以后再看的時候會不會,寫上無奈兩個字。沒有人就真的很想加入黑社會,因為弱小被人欺負,只是一個簡單的理解,沒人能保護自己,選擇自己保護自己。
因為那個社會的亂,那些少年很瘦弱,為了不受欺負選擇那樣的路,很正常。但是在之后,選這樣的路的人完全是腦子有病,就如第四部陳浩南質(zhì)問生番弟的那席話,你砍過人嗎?你見過死人嗎?他們那些人是,是真真正正踩著別人的尸骨,上位的。第五部,教會兩個詞,洗白和腦子。沒有人還想過打打殺殺的日子,在這個社會不靠腦力靠什么?你不可能做古惑仔的,有了限制,你要把黑變成白,融入這個社會。
或許當初的人看到這里,會覺得沒有那么豪氣萬丈了,怎么都不砍殺了,但實際上長大了才明白
(廢話:古惑仔系列對于80后的影響之深刻,每一個看著它們成長的人都能體會到。這次算是比較完整地重溫了古惑仔系列了。古惑仔電影的盛行,正好是我的中學(xué)時期,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時期,但我卻幾乎沒完整看過某一部,能看過數(shù)次以上的更少了。對古惑仔本來缺少認同感的我,這次的完整地看完6部正劇和幾部外傳,其實不算重溫舊夢,而更應(yīng)該說是新的體驗,盡管劇中很多人物形象也深深印在我的記憶中。)
古惑仔系列:古惑仔系列的正傳有6部:《人在江湖》、《猛龍過江》、《只手遮天》、《戰(zhàn)無不勝》、《龍爭虎斗》、《勝者為王》;此外還有幾部外傳:《山雞故事》、《洪興十三妹》、《洪興大飛哥》、《旺角揸Fit人》、《少年激斗篇》和《再見古惑仔》《九龍冰室》《江湖大風(fēng)暴》(http://baike.baidu.com/view/16281.htm)
我看古惑仔: 電影古惑仔,很明顯它沒有探討社會弊端、人性情感等深刻的問題,也無真實地展現(xiàn)這種地下秩序狀況的意圖。而只是借這種動蕩、激進的環(huán)境,用浪漫化的方法來講述了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武俠故事
如果說《古惑仔》當初是拍來弘揚正能量的,不少人會嗤之以鼻覺得是個笑話。其實這一部當年教壞無數(shù)青少年的影片,其初衷的確是為了弘揚正能量。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社會,資本主義的物欲橫流,人情的冷漠,讓港人覺得金錢至上的污濁理念充斥著社會的空氣,正義、友情,義氣,熱血等等寶貴的東西一度淪為金錢腳下的踐踏,《古惑仔》能夠獲大眾的共鳴,也就不足為奇。鄭伊健、陳浩南飾演的浩南和山雞,到今天依舊是令人難忘的經(jīng)典角色。
其實對比一下《水滸傳》和金庸古龍的小說可以看出來,他們筆下刻畫的血腥殺戮其實遠遠比《古惑仔》還要濃得多。古人說”少不看《水滸》“既是如此。然而,《水滸傳》畢竟頂著反抗暴政的光環(huán)的古代小說,金古的小說也僅僅是成人的江湖童話。唯有《古惑仔》就不一樣了,全都是現(xiàn)代社會的場景。香港的黑幫素材取自現(xiàn)實,并無任何說教和粉飾成分,赤裸裸地折射現(xiàn)代社會的黑幕。構(gòu)造的浩南和山雞等角色,是現(xiàn)實角色中被拔高的形象,他們熱血、沖動、義氣、豪邁,詮釋了現(xiàn)代社會大潮下仍舊葆有的珍貴的義氣熱血
古惑仔第一部--人在江湖,熱血是有,陳浩南的境界比山雞等小混混高的,蘇阿細也說他不一樣,山雞只知道女人和刺激,陳浩南是有情懷的,冷靜識大體,是個做老大的料。這幫人都很講義氣,陳小春飾演的山雞風(fēng)頭要蓋過鄭伊健飾演的陳浩南,演技更好。阿坤做事風(fēng)格狠辣,崇尚暴力,做事情不留余地,這樣的人往往沒有好的下場。大佬B受到阿坤的脅迫,去了必死無疑,不去還有一線生機,不過碰到阿坤這樣的人,去不去他的家人都很可能難逃一劫。黎姿依舊是絕色!
我們長期更新影評文章,喜歡的話可以多多關(guān)注哦!謝謝~
前段時間,賈樟柯的電影《江湖兒女》上映,斬獲了將近7000萬的票房,是賈樟柯電影中最賣座的一部。影片中有許多致敬《古惑仔》系列電影的橋段。
無獨有偶,九月底同期上映的電影《黃金兄弟》集結(jié)了“古惑仔”的原班人馬,再次講述黑道江湖情意。兩部與“古惑仔”有關(guān)的影片都在九月博得了口碑和眼球,無疑說明了這一系列電影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
時間回溯到1996年,《古惑仔》系列第一部電影《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上映,該片改編自牛佬的同名漫畫。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出品精良的動作片 一群好基友的幸福生活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2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