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沒想到又因為它熬了個通宵,尋著記憶,從Randall開始競選看起,竟然沒有錯。這一次覺得,政治選舉好像也能接受,因為它暫時還不是完全的政治。但是竟然還是因為同一個理由停下來,想要棄劇了。因為感覺后期有點太啰嗦了,就是每一個皮爾森家的人,都可以隨時隨地抓住一個人,然后開始娓娓道來自己曾經(jīng)的一個回憶,然后就是大道理,開頭還都是“you know what.....”
等kate生產(chǎn)這集快進(jìn)了很多,因為那種因為被教育大道理的感覺更加強烈了,少了一些共情,更像一場表演略顯浮夸的話劇
我在看第一季甚至第二季一半的時候,一直都很喜歡每一個人物,但是從第二季后半段開始,我發(fā)現(xiàn)我開始不喜歡三號和二號了…
二號似乎是一個隨心的人,她可以不考慮任何人的感受只跟隨自己的心走,比如讓爸爸救狗,比如在朋友給自己辦的生日會上說出不能生育,比如隨時因為心意放棄減肥…一個人會有缺點,但是她不會一直沒有成長,至少是不是可以讓她變得會忽略別人的感受一點。
三號,他考慮所有人的感受除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扮演著一個為他做的很多事擦屁股的工作,但是妻子是應(yīng)該幫助丈夫
相比起前兩季,劇情有點強掰,稍有遜色,但是配樂是亮點,每一集都有一首特別好聽的歌。有把歌單整理出來,單獨聽就沒有那種感覺。但是這還是我最喜歡的美劇,特別是最后一集給我很多感觸,kevin對tess說"我們不是一下就能搞明白自己到底是誰的,有段時間我跟你爸走很近,我找到了自己另外一面,后來我遇到了這個女朋友,又發(fā)現(xiàn)了自己新的一面" 確實是啊,人窮其一生都在找自己是誰,想要什么。而其實遇到別人發(fā)生感情連接不管是親情友情愛情,不斷發(fā)現(xiàn)自己新的一面或者通過別人反射的自己
“我們這一天 第三季”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如何成功,而是如何讓身邊人感到成功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