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培根[Kevin Bacon]
1958年7月8日
認(rèn)識他就是是因為<透明人>[HollowMan],再也沒有忘記這張臉,即使這部電影在IMDB評分只是 5.3/10 (19,278 votes)。
培根在片中扮演一位科學(xué)家,固執(zhí)而獨斷專行的他非要親自嘗試一種可以使自己變成透明人的試劑,但是這種試劑卻沒有解藥。。。
這位老演反派,很少演主角的人說
『不在乎別人評價自己只善于扮演“主角的朋友、兄弟或是性格古怪的反派”』
喜歡的就是 “性格古怪的反派”,不知道為什么,他那張瘦削的臉,演起這種角色來特別貼。不過雖然演壞人但是還是希望他不要再去演《沉睡者》[Sleepers]中的那種性虐待角色[而且是同性,而且是虐童],惡心了點。
演好人覺得浪費,比如<阿波羅13號>和<神秘河>中的角色。
這么牛逼的片子到現(xiàn)在才看,真是非常遺憾。簡單來講,這部片子不能算規(guī)模宏大的科幻巨制,但那幾次逐層隱身或顯現(xiàn),已經(jīng)足夠驚艷。再好的特效也是為好的劇情服務(wù)的,這部片子劇情略顯單薄。主角是個怪才,沒有他就沒有這個偉大的創(chuàng)新。至于小組其他成員,基本都是見利忘義的人,主角的犧牲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同情,甚至還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是主角做了壞事的情況下,他已經(jīng)成為眾人懷疑的第一對象,不僅受到歧視,還受到監(jiān)禁,小組的成員還各自擔(dān)心自己的利益,在主角最需要人安慰的時候,一個個都顯的那么自私自利,這才誘使主角在失敗的陰影下走向極端。中國人講,為了朋友,兩肋插刀,而在這部電影中,是為了自己,插朋友兩刀。如果這是個充滿人情味的團隊,或許,我想會是一個共贏的結(jié)局。
第一部比較好,雖然第一部在某些劇情的安排上比較能夠吸引眼球,但是在整個視覺沖擊還有情節(jié)的安排上都是第二部無法超越的。
今天重溫了透明人。
除了依然感嘆這部片子的牛B后期之外,
透明人的死依然是讓我悲傷的。
我不會什么專業(yè)的客觀的分析。
我只是寫出我看了之后的感覺。
整部片子結(jié)束后也沒有讓我有正義終于戰(zhàn)勝邪惡的快慰之感。
卻是心頭的一陣堵。
透明人不該死。
不該葬身于火海。
整個片子給我的感覺是,女主角和她的新男友怎么還他媽不死。
女主角名副其實的是個婊子。
既然知道他有意與你重歸于好,
聚餐時為什么還要獨自走向他?
關(guān)心朋友?放屁。
要是真的不想和好,何必讓他有任何希望。
婊子和新男友去告發(fā)透明人,出于正義?
放屁。明明是為了自己。
透明人死前與婊子的最后一吻是悲壯的。
天才都是孤獨的。
這個影評純屬發(fā)泄。
【透明人】好料子,濫裁縫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35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