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孩子在轉輪上玩耍,我卻想到了《電鉅驚魂》里轉輪上的死亡。
而動畫里人內心的光彩和美好也是逐漸在死亡,得到了聲譽,得到了錢財,得到了高高在上的位置,卻只能遠遠的期望還能再得到往日的純真之樂。
不過是失樂園里的幻想罷了。
動畫音樂是NEW ORDER的Sunrise,歌詞也很適合這樣的劇情。迷失的上帝的羔羊。
才六分鐘的短片,竟然能夠填入這么多元素。
這是一部看了一遍就不會忘的短片,直指人心。
主角辛辛苦苦,苦干實干,還是天天活在灰暗無情的都市里,
遭受到廠主的催逼,讓自己又疲憊又哀愁。
諷刺的是,他們大量生產happy,卻沒有一個happy。
灰心的主角在深夜里發(fā)現自己其實還有希望與夢想。
透過自己腹蓋中的光芒…他看見了那些失落在這世界的東西…
他知道他還沒有麻木。
所以,因為這一份希望與夢想,他發(fā)明了bliss目鏡。
戴上了,一切灰暗都可以變得繽紛。
瞬間,他成了偉人,地位瞬間竄升。
沒有想到,這也讓他落得跟曾經壓迫自己的廠主一般荒唐下場。
空有權力和地位,卻沒有心靈平和的一刻,比原本還憂傷。
他懷疑了,重新打開腹蓋,內心的希望與夢想都破滅了…
這一個故事不禁讓我得到一個啟示:
快樂不是more or less,只是有與無。
快樂,是不能量化去計算的,更不可能做成商品。
快樂只是有與無。有就是有,無就是無,偽裝的都不算數的。
作為一個如假包換的打工族,看著短片主人公大眼同學每天起床后的迷茫、公車上的失神,以及在流水線上仰望老板的無奈,矯情點兒說,我就好像看見了自己。只不過自己是在另一種形式的流水線,話說當今勞苦大眾哪個不是身處富士康,盡管人人都想成為杜拉拉。有時候早晨按掉鬧鐘,腦子會突然一陣穿越:為什么在這里?今天起床是為了什么?ZW說有時候想想還有另一個人在等著自己,就起來了。真幸福。大眼打開肚子上的蓋子,里頭有熊熊火焰在燃燒,索性稱之為激情、憧憬、希望,我有時候也很想打開自己的蓋子瞧個究竟。每天踮著腳站在個個擠得跟黃豆芽似的地鐵上,兩眼空洞地望著外頭一站又一站晃過的建筑,熟得不能再熟,卻又生得不能再生,覺得根自己都沒什么關系,自己對這世界就是個不相干的人。跑到自己的小格子里,拿起我的電焊,開始一天,又結束一天。晚上回到家想拾起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但困了、累了,無奈了,太遙遠了。大眼扔掉眼鏡,在桌邊垂下頭的動作,我絕對做過。
不同的是,大眼成功了。一直以來對美好童年的回憶,終于支撐著他成功發(fā)明出Bliss眼鏡,…
不禁想起Aristotle說:Happiness is the ultimate intrinsic value of all human being.
快樂是純粹的,完整的,不加修飾的。一旦快樂維系于另一種附加值之上,那么這種單純的意識體驗就將變得暗淡無光。
在這單調灰白的世界里,人們的感情也變得單一:沉悶,枯燥,日復一日。幸而總有一部分仍懷有熾熱之心追求快樂的人,他們的渴望是如此灼熱而炫目。這樣單純的渴求就是快樂的源泉。
他似乎把快樂帶給了世界,卻熄滅了內心的熾熱之光。看到了色彩,卻再也看不到色彩里的感情,一葉障目,自欺欺人。
快樂并不需要如此奪目,它或許只是你心里那一小塊自由,那一小段笑聲。樂由心生,心有熱則有繽紛,而透過鏡頭看到的色彩只是快樂的表象,以及否認快樂早已不再的借口。
我們總是追求獲得更多,當我們獲得了更多之後我們又事去了什麼呢?其實只是兒童般簡單的快樂而已。
影片的開頭著實的詭異,那個充滿色彩和笑聲的世界讓人不安。相對而言主人公所處的灰色世界才讓人寧靜,準確的說是被規(guī)範的死氣沉沉。相對于小孩子們旋轉的遊戲,社會運作的生產線是線性的不可突破和變化的。主人公的內心還有沒有熄滅,他無渴望尋找到快樂,因為在這個灰色調的社會里幾乎沒有人是快樂的。所以當主人公用自己的內心去點亮自己眼前的風景時,他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世界,但那不是現實,只是幻影罷了。他的發(fā)明為他帶了了更多,但是more money more happy?當他站在城市的頂端再次審視自己的內心時,他發(fā)現他的內心已經暗淡了。
文章最後再次點題,其實絢麗的景色並不需要複雜的機械來模擬,一面鏡子就可以折射出五彩的光芒。
獲得更多物質並不意味著獲得更多精神快樂,快樂也許就是簡單的滿足吧
短片的名字叫more,其主題表達的卻恰恰相反 not more。六分鐘的影像
中,大部分都是灰色的,灰暗的天空,臟舊的街道,一幢幢像怪物一樣的
高樓大廈,人物、背景統(tǒng)統(tǒng)是灰色的,只有主人公兒時的回憶,肚皮上開
的一扇小窗口,還有眼睛后面的世界是彩色的。主人公從一個充滿著夢想
希望小心翼翼老實本分的工廠小職員變成了一個貪婪暴力惟利是圖的剝削
者。赤裸又刻薄的諷刺著資本主義社會對人性的剝削以及人越來越膨脹的
欲望,個人覺得主人公的成長過程很像是當今社會那些所謂政客一步一步
利欲熏心的過程,從剛開始一心的報負滿嘴的仁義道德然后慢慢越爬越高
開始自以為是接著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那么些個事,養(yǎng)個情婦,扶個嘍啰
扶植些“自己人”。好了,公德圓滿了,回頭一看,什么也沒有,皆是一
場空。not more
“更多”1998年度佳片,我們走得太遠,忘了為什么要出發(fā)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8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