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上豆瓣來搜索電影資料,也會看看影評,不得不說有時候是越看越糊涂,天上一腳地上一腳的。
有時候,一些人為了拽姿勢,把一些枯燥的爛片或實驗片吹的神乎其神,加上水軍泛濫,一些片子的評論真是不能看。但有些片子卻真的需要你靜下心來慢慢體會,隨著劇情的展開逐漸的進入狀態(tài),從而了解導演的意圖與方法。但許多人根本靜不下心來,或片子不合胃口,不管看沒看懂,甚至片子沒看完就破口大罵,貶的一無是處。
所以我的習慣就是看完簡介,只要涉獵的題材我有興趣,就會自己看一看,這部《無相劫》也是如此。
平心而論,這部片子的前后風格轉換的有些突兀,不是很統(tǒng)一。沒能從一部印度電影徹底轉變成國際電影,但近年來印度電影的進步是巨大的,特別是和國產電影比較起來。反觀國內的所謂大片,一味的向后看,格局越來越小,跌倒在故紙堆里爬不起來。風格上不是虛妄浮夸就是逐臭惡性,讓人沮喪。
電影前三分之一中的印度歌舞其實是寶萊塢電影的傳統(tǒng),可能是導演的習慣,也可能是向印度票房的妥協(xié),這也造成了電影風格的割裂。
電影中段…
看《無相劫》的過程中曾幾度懷疑其IMDB評分是否太水兒,148分鐘的長片時以及影片開始近半個鐘頭的“印度style”差點兒讓我放棄觀看,但接下來的插敘劇情證明了開頭鋪的長梗多少還是有必要的。電影總的來說不錯,既符合美國主流價值又不乏客觀,片中對恐怖主義的側面反映也引發(fā)了人們就宗教信仰與和平正義之間的矛盾沖突的進一步思考;相較其他印度電影,印度式舞曲的合理植入以及個人英雄主義的表現形式都做到了可控的觀影心理接受范圍,該片不值9.2但6、7分的水準還是有的。
無相劫:平庸!多謝此片借我一雙伊斯蘭的眼睛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8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