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ver里邊的反面角色要比正面角色多得多。本應(yīng)該代表著仁慈的濟貧院有著冷漠殘忍毫無感情的卡爾尼太太和殘暴的邦布爾這樣的管理者,而審判犯罪者的法庭卻由一個無知冷漠、戲謔做事如同兒戲的法官說了算。這是一出道貌岸然的人假借正義的名義施惡。原著最后,邦布爾先生和卡尼爾太太淪落到邦布爾原先所管理的濟貧院中度過余生,而bbc改編的這部電影的最后是他們兩結(jié)婚并且卡尼爾暴露出她丑惡的面目,對于他們的以后只字未提。當別的人都遭到了應(yīng)有的報應(yīng),這兩個人還在他們的崗位上逍遙法外。bbc在這里似乎暗示了正如邦布爾和那位道貌岸然的法官一樣,外在光鮮的偽君子仍是存在在所謂正義的舞臺上的,悲劇也是永遠不會停止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落網(wǎng)后在牢中向dodge訴苦時說的,也是劇中費金所代表的他那樣的人和法官所代表的人士的一次沖突。
費金告訴dodge,他們(管理監(jiān)獄的人)給他煙薰肉吃。想起這件事的時候他臉上盡是痛苦的表情。而這時候我才想起一開始他的出場就被告知他是伊斯蘭教徒,他的信仰不允許他吃豬肉,所以他不吃香腸。剛開始我還覺得他虛偽,因為他…
這是一個高潮迭起的簡單故事。
【------此段劇透--------】
濟貧院里毫無人道的成長環(huán)境,被棺材匠買走后又被年長的兩個孩子欺負,一個人跑到倫敦,被doger 機靈鬼帶入費金的小屋。比爾和費金各自對 oliver 有著不同的利用,最后 bill 自殺,費金被絞刑。oliver 被發(fā)現(xiàn)是老紳士的孫子,找到了家。老紳士驅(qū)逐了愛德華,和 oliver還有 rose 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doger 卻過上了 bill 的人生,步上后塵,令人依舊堪憂。
oliver,作為本劇的主角,一定要具備撩妹技巧:
第一次見 Nancy 的時候,oliver 給 Nancy讓座,并用尊稱,一下子就讓 Nancy 喜歡上了這個有禮貌的小紳士。
Rose 看到 oliver 身上的傷疤后很驚訝,oliver 很體貼的說已經(jīng)不疼了,你別擔心我。
Nancy 對oliver道歉時,oliver 說我知道你不想傷害我,Nancy 非常驚訝,她問你是真的知道么?不是只是說說而已?oliver 真誠臉說,我知道,我懂你。
【-------劇透完畢------】
每個局里都有一個反派,這部里的反派愛德華不僅壞而且?guī)е还勺儜B(tài)的氣息。當老紳士跟他在單獨的屋子里談話的時候,特別擔心他…
從開始到結(jié)束,映象最深的是,小奧利弗都在往他認為對的方向去,一定要沖破命運不公的安排。很多孩子都沒吃飽,但他們都選擇了沉默。只有小奧利弗站出來說:可以再吃點嗎?或許,也可以猜想是他小不懂事,才敢去問這個問題。但后來,他每一次沖破命運安排,從黑暗奔向光明的時候,就注定他將于那些沉默、安于現(xiàn)狀的孩子們不同。所以,結(jié)局他獲得了新生。而那些留在哪里做沉默的羔羊的那部分孩子,很難想象他們之后的生活怎樣
首發(fā)微博,圖片請戳原鏈接觀看:
http://weibo.com/p/1001603849312177101002
2015年6月2日 15:43
看完了電影版再來看電視劇版,本來以為電視劇有更多篇幅,可以更從容地講故事,沒想到看完覺得還沒有電影版好……
其一是改編刪減的地方比電影版還多,而且都沒有什么必要性,難道是為了刻意和電影版區(qū)分開?
選幾個尤其想吐槽的點:
1.奧利弗的媽媽臨終前,求救濟院的女傭幫她寄信,然而那個女傭并沒有寄,還偷走了她的項鏈。10年后,這個女傭快死了才坦白這一切,乞求上帝的寬恕。
——我就想知道什么信可以存10年還完好如初,上面的墨跡居然不會掉???即使她真的小心翼翼地保存完好了,一般說來,既然她不幫這個忙,丟掉不就完了,還把信留著干嘛?項鏈也是,她偷來居然不賣掉換錢,同樣保存10年,然后再在臨死前懺悔歸還,她腦子有病么……
2.審判猶太人費金時,加了這么一段插曲,不知道有何用意:法官誘惑他說,放棄你的信仰,改信基督教,可以得到寬恕的機會,而費金痛苦地拒絕了,于是被判了絞刑。
——是為了黑基督教?是為了諷…
“霧都孤兒”結(jié)局未嘗不是一種諷刺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97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