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展映,臺灣導演魏德圣帶著小主演鄭又菲現(xiàn)身新作《Big》大陸首映禮,與觀眾進行了40分鐘的映后交流,連續(xù)給全場100多位觀眾手簽名海報,也是誠意滿滿。
魏德圣,導演代表作《海角七號》,曾創(chuàng)下臺灣院線電影票房第二名的歷史記錄,另一部作品《賽德克巴萊》被譽為史詩級電影,廣受業(yè)界好評,還擔任了驚悚懸疑片《雙瞳》的副導演。
他的作品質(zhì)量很高,但并不高產(chǎn),《Big》是沉寂8年之后的又一力作。影片一改往日風格,鏡頭投向癌癥病童,你以為話題一定很沉重,其實并沒有
仙品公號【暗的光】,歡迎大家~
北影節(jié)有《816》是我沒想到的,導演是魏德圣,或許這么說大家不熟悉,我換個說法,他是電影《海角七號》的導演。
魏導和大陸的電影觀眾甚至和電影市場都并不陌生,早在 2008 年的時候,他的《海角七號》就給大家留下來很深的印象,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臺灣地區(qū)的票房高峰。
Question:《816》這部電影的緣起。
導演:這個電影其實是在我意料之外做的一個題材,其實在在大概兩零二一年左右,我們本來有一個大的計劃(三部曲)要制作,可是因為疫情太嚴重,導致計劃停擺
趕在最早時間的點映場觀看《816(BIG)》,純純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有過《海角七號》底層同胞的勵志與纏綿;有過《賽德克巴萊》寶島原住民的民族情懷,魏德圣的新作品為何會聚焦孩子們的抗癌故事?
刷過之后,才知道突破只是表象,無論是異國愛戀、小人物逆襲、保家抗敵,或是攜手互助、笑對生死,魏德圣一直抱持了內(nèi)心的那份溫暖與柔和,他以獨特視角和細致觀察,以小見大,再次為我們呈現(xiàn)了真切質(zhì)樸的人類情感。
A. 豐富題材推陳出新
時間撥回到2008年,魏德圣還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寶島小導演
一人“包場”看了電影《816》的點映,一個人在影院里又笑又流淚,將近兩個半小時的影片看下來感人不沉悶,劇情流暢自然,情感的遞進有層次,溫暖感動是水到渠成的??梢源_定,《816》可以列入2024年華語電影TOP10榜單。
電影名字《816》取得很低調(diào)又很直接——以816兒童病房房間號命名,講述孩子們對抗疾病的故事,關(guān)乎生死的主題,看下來深刻而不沉重,積極多于悲傷,看完讓人心頭縈繞一股溫暖的氣流。
【816——BIG】
在816病房門口的玻璃上,816房間號被一個已痊愈的小朋友更改為“BIG”
“816”好看!14th BJIFF映后Q&A交流梳理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100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