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打臺球那段太誘惑了。
最后發(fā)現(xiàn)大家都會有個婚外情,就讓我想起了一個韓國的片子,說兒子娶了老爹的小三,但是小三懷的孩子是老爹的。妻子懷了女婿的孩子,老爹以為是自己的,女兒和另一個男的有奸情,懷的孩子也不是自己丈夫的。只有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兒子還處于對妻子的熱戀中,還不知道這兒子是自己老子的。
影片最后有幾張照片,安德魯?shù)呐畠嚎赡苁瞧拮忧槿说呐畠海贿^不知道那個最美的小三的兩個孩子到底是誰的?
這幾年這樣的片子越來越多,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大家都不知道這孩子具體是誰的,但是若干年以后孩子長大成人,也要結婚生子。要是遇到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由于基因編碼的相互吸引,極有可能導致倆人相戀相愛,如果結婚生子怎么辦?
盧德福在妻子沒有去世之前,一直相信,不斷的出軌才能保持對婚姻伴侶的經(jīng)久不衰,永不枯竭的欲望。所以呢一直嘗試新的女人,一直挑戰(zhàn)新的戀情,而這一切都看似被他經(jīng)營的完美無瑕,天衣無縫。男人不斷追求新鮮的異性并與之發(fā)生關系,從而使自己的基因能夠更有效/更廣泛的在種群中傳播
女主是個尤物,臺球桌脫內褲扎馬尾這個片段,足以讓人銘記這部電影。男主的老丈人則認為“完美的出軌可以拯救很多家庭婚姻”,這句話我稍微有那么一點點默認,就以今年的離婚率而言,北京的離婚率達到了39%,10對平均就有4對離婚,可想現(xiàn)在中國社會的婚姻狀況。不過想讓婚姻保持長久,每天都新鮮刺激,除了婚外情其他的依然可行,主要是看個人。影片劇情滑稽新穎讓人眼前一亮,主要是不按套路出牌[捂臉]
原本以為這是一部法國浪漫愛情輕喜劇,其實也分不清楚法語和捷克語,對于法國的城市特征也沒有很深刻了解,反正都是歐洲風格,劇中的幽默也與法國幽默相似,于是從頭到尾看完,還以為自己看的是法國喜劇片,其實這是一部捷克電影。不過我倒是不在乎是哪國電影,只要好看,就無所謂,電影無國界。
如果你是一個傳統(tǒng)的人,特別是女性,那么你可能不會認同這部電影的一些觀點,因為,這部電影在慫恿男人出軌,不過,是打著為了婚姻幸福的旗號。也許,你會覺得,這不就是臭男人為了出去鬼混給自己的借口,說什么為了家庭幸福,都是騙人的,不還是經(jīng)受不起誘惑。其實,也未必如此。正如劇中的岳父大人說的,完美的出軌,能拯救婚姻。
如果說一個男人在婚姻中沒有讓妻子過上幸福的生活,當然包括生理上、心理上和生活上的,那么這個男人在這段婚姻中無疑是失敗的。這個時候,如果這個男人懂得如何彌補,如何改變,那是最好,可是萬一這個男人沒什么主見,也不懂得改變,就只想做個安分守己的好丈夫,那這段婚姻也許就只會這樣沉悶下去,對夫妻雙方都不好。于是
不得不承認看這部電影是因為伊娃扮演的薩蘿塔在臺球室里當眾除去t-back拿來綁頭發(fā)的那個著名的GIF。而在網(wǎng)上找到電影時簡介都只有一句話“盧德福有一個致命而且著名的理論,他認為不忠和出軌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礎”,非常惡俗的推介,自然除了慕名而往的驚艷,本并未抱任何期待,可結果卻并非如此。
這是一部令人愉快的電影,色彩充滿了夏天的燦爛,無論你是否贊同老岳父的觀點,但觀賞時卻讓人充滿了喜悅,無論是在視覺上,布拉格明媚的街道,美女們衣裙翩躚,還是在劇情上,各種情節(jié)讓你忍俊不禁,一路捧腹。
可無論怎樣,全片貫穿的老岳父那種背叛式幸福理論依然是影片的靈魂,故事中我們看到老岳父常年出軌可婚姻依然堅固,女婿被丈人慫恿出軌后性情高漲,工作努力,還能賺錢換車,似乎丈母娘也有不忠,似乎愛麗絲與廚子也有一腿等等等等,眼花繚亂之時這種理論也似乎并無不可。我們在好多影評中不斷看到“合理化出軌”這幾個字,好多觀眾似乎也為出軌找到了更多合理化理由,將此片奉若圭臬。
“有希望的男人”生活就是一部輕喜劇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