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時速》《空中監(jiān)獄》一溜看下來,發(fā)現(xiàn)這三部有點像……情節(jié)簡單,高潮點的設置方式相似,但是這部的節(jié)奏感最差。
①生死時速有人質渲染高潮氣氛;空中監(jiān)獄轉折明顯、有松有緊、鋪墊得不錯。
相比之下,勇闖奪命島的高潮不夠明顯:導彈芯片太多,解除它們又太容易,無法成功牽引觀眾心理。這里的戲沒寫夠,它本來應該是一個巨大的高潮點才對。還有一開始梅森的追逐戲,和《無敵浩克》的第一場追逐戲相比,無論是戲劇性還是牽引力,都不如《無敵浩克》。
本來想看風景秀麗的恐怖外國電影,最好糾結一點的,但是最后選了一直想看的“勇闖奪命島”。
很好的影片,高潮迭起,劇情緊湊,不愿錯過任何一個情節(jié)。結局很好,兩個主角都活了下來而且各自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后反恐的頭目也犧牲了,其實他是個很好的將軍,但是這個結局安排的很好。
最喜歡里面凱奇的角色,有些焦慮,話很多,很幸運,而卻對白很搞笑,看的很開心,美國式的幽默。
第一個背景知識:VX毒氣彈
凱奇好高興的樣子
如果我說從頭到尾沒有一句臺詞的VX毒氣彈是電影名副其實的“第三主角”,你會不會否認?
毒氣彈絕對第三主角
電影能讓觀眾全程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大程度上,都歸功于VX毒氣彈,小時候看完電影,綠色的恐怖球體依然還會經(jīng)常在我的夢境中出現(xiàn)。
太緊張了
玩彈珠嗎?送命的那種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VX毒劑是真實存在的。它的化學學名叫S-(2-二異丙基氨乙基)-甲基硫代磷酸乙酯,能一口氣讀出來我還是蠻佩服我自己的。
化學式都給您上了,學霸請隨意
“總統(tǒng)先生,你得做出決定。”
“過去這幾小時,是我生命中最漫長、最黑暗的時刻,
人命該如何評估呢?
一百萬市民和81名人質,
還有弗蘭克.漢默,
我們忽視并遺棄了...
像漢默這樣偉大的戰(zhàn)士,
那些為國捐軀,
卻被忽視的軍人,
同樣真實,也同樣悲哀。
我們向恐怖行動宣戰(zhàn),
戰(zhàn)爭必有傷亡,
這是我做過的最困難的決定。
批準空襲行動?!?br>總統(tǒng)一段感人而冠冕堂皇的對白之后,下達了毀滅小島的命令。這不是對恐怖行動宣戰(zhàn),而是用人質的生命來掩蓋政府的丑行,漢默的要求不過是用政府非法軍售的黑金補償下那些犧牲軍人的家屬,而漢默本人也要求不通知媒體,算是給足政府面子。
如果不是生物學家和英國老間諜為了保護家人拼了命拆除導彈、干掉雇傭兵,結果可能就是政府空襲之前舊金山已經(jīng)變成一座死人城,那樣的話美國政府會說些什么呢?看來五角大樓那些個高官也都是吃干飯的,押寶押的太懸了。
讓導彈轉彎入海的,是漢默將軍;而真正下達殺人指令的,是政客。
娛樂,宣揚,啟蒙,批判四種作用兼具的商業(yè)片,想想我們只有娛樂贊頌的主流電影們就知曉差距在哪了。
這可不是說我們戴著鐐銬寫不出好本子,只是沒人想著如果將鐐銬之舞跳到極致。比如寫寫農民工討薪血汗史,隱喻埋足,解析交給觀眾未嘗不可。
懸疑張力足,疑惑一層接一層勾著人往下看。
越獄專家那幕想起《功夫》,軌道槍戰(zhàn)也編排得讓人贊嘆。
三觀目的不一致,團隊必將潰敗。
投降的姿勢來求救也不一定有用。
美國人說:自由之樹要用愛國者和暴君的鮮血澆灌。
英國人說:愛國主義是邪惡者的美德。
勇闖奪命島的業(yè)余影評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