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紅軍女戰(zhàn)士瑪柳特卡和由她看管的白軍軍官被狂風暴雨刮到一個荒島上?,斄乜ㄓ⒂聢詮?,無限忠于革命;她第一眼看到那軍官,就迷上了他的藍眼睛。那軍官大學生出身,有風度,有氣質,忠于自己所屬的階級和陣營,對戰(zhàn)爭已經厭惡,在挨了瑪柳特卡的耳光后,也作過反思,承認可能自己錯了。這樣兩個人,當他們單獨身處孤島上,生存的希望只有靠漁民或自己的部隊到島上來,他們相愛了,相依為命;他們?yōu)楦髯缘氖聵I(yè)也爭吵,甚至翻臉。所有這一切都很自然,而電影前面三分之二就是為此做足了鋪墊。當最后
畫面構圖極美,運動鏡頭少。
強健英勇的女戰(zhàn)士,出身貧寒,會照顧人,被男人的美和學識所吸引,但也堅定地追求著真理,徘徊在女人和革命戰(zhàn)士的角色之中;高貴英俊的中尉,有學識,有吸引女人的氣質,愛女人的堅強善良,無奈上戰(zhàn)場,渴望安寧幸福的生活。
影片利用蒙太奇手法,大海波濤洶涌代表男人病情嚴重頭腦不清,海潮輕拍沙岸表示在女人精心照顧下男人漸漸平靜好轉,愛情開始時大海溫柔搖蕩配上浪漫的音樂,仔細聽那和著濤聲的哼唱卻也悲哀,暗示著由于階級不同思想不同兩人最終無法幸福美滿在一起的結局。最后關頭,女人望著男人跑向船的背影,階級思想沖向腦頂,女人瞬間化為革命戰(zhàn)士,忘掉男人是她愛人的身份,將這個白黨一槍斃命。男人悲傷的回眸才讓她猛然醒悟,哭泣著擁抱著她的愛人,呼喊著離去她的藍眼睛......
紅軍和白黨,兩個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的集體,我并沒有看出哪方正義哪方邪惡。紅軍為了自己存活,為了革命要搶哈薩克人的生活支柱駱駝,白黨為了搜人燒毀人的帳篷,開槍逼問。
其實女戰(zhàn)士和中尉都是向往和平的,最終理想…
戰(zhàn)爭與人
第二次大戰(zhàn)結束后,世界電影銀幕上就不斷有關于戰(zhàn)爭和軍事題材的作品出現。其中前蘇聯(lián)的一些戰(zhàn)爭題材的片子,是不斷突破的,軍事題材影視作品分了好幾個層次。第一個階段的軍事題材電影有《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攻克柏林》等。主要是衛(wèi)國戰(zhàn)爭,宣揚愛國主義、歌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之前的不同,到了第二個階段,主要以《雁南飛》、《一個人的遭遇》、《伊萬的童年》、《士兵之歌》為代表的作品,就不是專門來歌頌了,開始了對戰(zhàn)爭和人的反思,題材的開掘更廣闊更深入,不僅要表現重大的事件和人物的行動,而且要深入到人的思想感情領域,要窺測到人的心靈深處最細微的活動。像《雁南飛》中有戰(zhàn)爭對愛情的破壞,《伊萬的童年》是戰(zhàn)爭對人性的摧殘,《士兵之歌》中是戰(zhàn)爭對家庭幸福的破壞等,都是關于戰(zhàn)爭與人這個主題的,以本片《第四十一》為例,把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個人與集體、職責與自由、真善美與假惡丑的對立問題尖銳地擺在每一個人面前,剖析人在戰(zhàn)爭中經受的道德考驗。
本片的場景設置的十分簡單,前半部分是沙漠,后面是大海。沙漠和大海這樣嚴酷的自…
《第四十一》是線性敘事的電影,過程看似平淡無奇,卻是在為驚人結局鋪陳。
不得不拿它與晚些時間的蘇聯(lián)經典──《雁南飛》(1957)、《士兵之歌》(1959)做比較,
三部的背景都是戰(zhàn)爭,同樣表達戰(zhàn)爭的殘酷,卻從不同視野關注烽火下的小人物。
《雁南飛》將注意力集中在後方的人民,《士兵之歌》的鏡頭緊緊跟著一位小士兵,
《第四十一》把戰(zhàn)爭雙方巧妙地兜在一塊,但與前兩部相比,我必須承認它對觀眾的
情感穿透力略遜一籌,但仍不失為蘇聯(lián)新浪潮的經典之作。
在結局之前,《第四十一》的故事顯得簡單平淡,有如直接敘事一般,直到最後,
女神槍手面對戀人也是敵人的事實,她開了槍,他倒了下去,這一幕深深震撼了我。
片頭,她對他第一次開槍,失手了;片尾,第二次開槍是由於戰(zhàn)爭的殘酷,她沒失手,
他終究成為她第四十一個槍下亡魂。
隨著故事發(fā)展,我漸漸了解女神槍手與男軍官是一個矛盾的組合:
她是戰(zhàn)士,他是俘虜;
她屬於紅軍,他屬於白軍;
她是士兵,他是軍官;
她是沒讀過什麼書的鄉(xiāng)下姑娘,他是念過大學的知識份子;
她支持用革命改造政權,他討厭革命…
千百年來,戰(zhàn)爭都扮演著塑造少數英雄,造成多數悲劇的角色。對于普通人來說,在戰(zhàn)爭中,太多人被戰(zhàn)火挾裹,在生死間,生活中很多美好,如愛情,如家庭,都成為無比奢侈的追求。蘇聯(lián)電影《第四十一》和《一個人的遭遇》便是反映戰(zhàn)火中,平凡人苦痛的佳作。
《第四十一》是一出愛情的頌歌,也是一出愛情的悲劇,故事的背景是蘇聯(lián)內戰(zhàn)時期,紅白兩方力量正在激戰(zhàn)之中,一支紅軍突圍的小分隊中,有一位神槍手――女兵Maryutka,在一次遭遇戰(zhàn)中,她舉槍擊斃兩名士兵后,正信心滿滿的向一名敵人開槍,并計數到“第四十一”,哪知道未能命中,她還要沮喪的看著這個敵人被俘獲。經過盤問,這個敵人是Govorukha-Otrok中尉,有重要的情報價值,于是他們押解著他繼續(xù)前進。故事正是從這樣的敵對關系中開始,卻引發(fā)了很有情調的故事,白軍中尉長的金發(fā)碧眼,高大英俊,甚至讓Maryutka不敢直視他的眼睛,而中尉也對這個女戰(zhàn)士有著更多關注。漸漸的,從開始勢同水火的戰(zhàn)斗中的對立,到兩人有些賭氣性質的斗嘴,慢慢的,他們有了更多精神上的交集,Maryutka給中尉念起了她…
這樣的故事是很適合用電影的方式來展現出來的,確實,我也想到了今天的《色 戒》,也許面對的是性質相似的選擇題,但是,這并沒有標準的答案,有的人選A 有的人選B 選c 選d 原因只在于,自己的內心中,天平傾斜向哪一端。
“第四十一”一部被誤解被低估的作品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115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