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喜劇的一定要去看《凱瑟琳大帝》吖。雖然影視劇改編脫離了歷史,把彼得三世塑造成一個“黑?;实邸?,但凱瑟琳和彼得三世真是徹頭徹尾的詮釋了撒么是相愛相。
彼得三世在第二季里說:我好像總是分不清勇敢跟膽小。所以,這個人總是這么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哪怕凱瑟琳要摘了他的皇帝帽子,也還喜歡跟死神玩游戲。
其中有一個劇情,凱瑟琳把彼得圍在城堡里四周了,他在里面開趴、好像一切都跟他無關(guān)似的,凱瑟琳也非常頭痛,舉棋不定如何活捉而不至于被判一個shi君罪
我完全沒看出笑點,莫名黑毛子,毫無道理和邏輯。你喜劇就要負責(zé)搞笑啊,結(jié)果搞了半天純自嗨。沒看明白搞笑在哪里,好多評論說這是搞笑片,不要管他黑什么。那你搞笑啊!結(jié)果,神經(jīng)病一樣黑毛子,黑的人一頭霧水,一個繼承父親的國王,在國內(nèi)就敢搞得這么肆無忌憚,皇后還完全無腦搞政變,我看了好多評論說先低后揚,看了5集實在堅持不住,完全不好笑,還各種亂七八糟,人物關(guān)系看得好像動畫片,還是低幼版動畫片??催@個降低智商,我也不知道我是為什么會被忽悠了看到第五集再棄。估計被降智光環(huán)影響了
歷史背景:
1, 凱瑟琳大帝原本不是俄國人
凱瑟琳大帝,閨名索菲·馮·安哈爾特·澤布斯特(Sophie von Anhalt-Zerbst),生于1729年,是一位貧窮的普魯士王子的長女。索菲的母親家族,血統(tǒng)淵源,在歐洲王室頗具聲望,備受尊敬。
1741年,伊莉莎白女皇在俄國宮廷政變中即位。未婚無子的伊麗莎白選擇侄子彼得作為繼承人,并急切地想為彼得尋一個血統(tǒng)高貴的妻子。1744年,15歲的索菲婭和她母親,應(yīng)伊莉莎白之邀來到俄羅斯。據(jù)說,索菲的母親,后被伊麗莎白女王以間諜罪趕離俄國,因為她喜歡在宮廷里搬弄是非。
從歷史事實角度來評價這部劇的話,大概就開始兩分鐘符合歷史。
歷史上的葉卡捷琳娜大帝,她原名索菲亞奧古斯特,出生于普魯士斯德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他之所以會被選中嫁入俄羅斯皇室,在于當(dāng)時在位的女沙皇伊麗莎白一世想要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加強俄、普兩國關(guān)系。葉卡捷琳娜大帝在1744年受到伊麗莎白一世的邀請前往俄羅斯做客,實際上就是女沙皇要給他外甥,也就是未來的彼得三世相親,但到了俄羅斯的索菲亞,很快就了解到一個事實,彼得并不想娶她,因為彼得贈予伊麗莎白一世的侍女打得火熱
【凱瑟琳大帝 第一季】好看、略黃,已經(jīng)在追第二部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