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荒誕的致敬!
法國似乎與中國有很多聯(lián)系,不是政府國家之間的而是中國人和法國人在精神和意識上的,這很有意思。以至于他們能拍出很中國的電影,而且也能演出很中國的舉止和語言甚至表情——換句話說就是,那個法國人看上去就是一個中國人。
等待著領(lǐng)導(dǎo)來檢閱自己的工作成果時的誠惶誠恐,那窺視著領(lǐng)導(dǎo)目無表情的暗自猜測和如履薄冰簡直令我會心一笑了。潮水般的解放軍四處挪動,走在各種街道上,忽然有種解放了西方國家的感覺,挑遍全城放棄了很多美麗的歐式建筑,最終把總指揮部設(shè)在原百貨大樓因為很寬敞,市長的一舉一動必須向部隊領(lǐng)導(dǎo)請示,而多次鏡頭都有傳遞物品的一排排長龍,很好笑很寫實。其中有法奸、有革命者,但最終解放軍被糖衣炮彈擊潰了。
這是不是嘲諷帶挖苦,是與我們文化的相離?善于思考的法國人還不至于無聊到這個地步吧。態(tài)度反而是帶著真誠的對別樣文化的致敬,是對另一個文化的好奇,在歷史上這種中法的契合并非沒有。正如有些人把古典名著搬上熒幕,結(jié)果也許很荒誕、很幼稚、很功利,但是還沒人狂妄到認為這是為了嘲弄
要乳華至少也找個中文說的利索的吧,滿口唐人街中文,還找了個日本人演將軍,無語。另外,拉黃包車就很諷刺,是以為近代你們怎么壓迫我們我們就會怎么回敬嗎?不好意思,我們中國人心胸沒這么狹隘。全片充斥著西方對紅色中國無知的想象,雖說也有對法國自己的諷刺和反思,wg期間的中國確實也存在其中一部分問題,但本質(zhì)上還是黃禍論那一套偏見加意淫的歷史垃圾。
很多人看過這部電影后覺得它是在反映中國式社會主義與法國資本主義的區(qū)別,以一種夸張的手法,放大兩種社會體制的區(qū)別,通過大膽的想象來將主義的沖突放在一個舞臺之上。正觀看這部電影時我似乎也在有意識的,先入為主的這樣思考。但當(dāng)我看完這部電影時,突然覺得:有些荒謬,有些卻似曾相識。
荒謬的部分是關(guān)于中國解放軍及其體制的描述,有人甚至覺得影片很有創(chuàng)造性的通過夸張手法來諷刺中國社會主義。其實,這部電影里有關(guān)中國及其制度的大部分描述和表現(xiàn)都帶有一種閉塞無知的特點,似乎導(dǎo)演和編劇對中國的情況的得知只來自于塞納河邊某個舊書攤上的某本附會的小冊子或者某個逃難到法國的華人的只言片語。在影片里,將汽車換成人力車這類的鏡頭只能反映影片制作者對中國的了解停留在清朝末期而不是社會主義階段。那些描寫中國軍隊不抽煙,不喝酒,禁欲的橋段更像一種想當(dāng)然的幻想。從以上種種看來,如果說影片對于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或者說法國與中國有某種深刻認識未免牽強,這也正是影片的荒謬之處。但考慮到影片拍攝在1974年,正值中國的文革
《解放軍在巴黎》權(quán)當(dāng)笑料,別當(dāng)真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2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