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部獨立電影的票房奇跡無疑是它現(xiàn)階段最大的賣點:300萬(折合人民幣20萬不到)拍攝成本的獨立小成本電影,沒有一位知名演員,最早僅在日本一家僅有86個席位的影院播放,上映后口碑驚人,影票連日售空,觀眾紛紛要求擴大上映規(guī)模。
僅靠著過于出色的口碑,這部原本將目標觀眾數(shù)定為5000人的小眾電影,在上映三個月之后突破百萬觀眾數(shù),打入全國票房前十,奇跡色彩之濃,如同日本特有的少年漫畫。
我在新宿東寶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即使是工作日,影票也在一天前幾乎全部售空,當天500個席位座無虛席
繼深夜電影之后的清晨電影。舍友的強烈安利下,我鼓起勇氣看了這部“恐怖片”。
看完,嗯,真香!
像是被狡黠的惡作劇擺了一道的心情,一點都不會生氣,不想尖叫,只想大笑。
甚至有點淚目。
我不是一個專業(yè)的影評人,我只是一個俗到不能再俗的觀眾。但這是一部好電影。因為它十分用心,十分有趣,十分可愛,十分感動,甚至隱隱閃爍著夢想的名字。
鏡頭里,是那個故事?鏡頭外,是哪種艱辛?鏡頭外的鏡頭外,又過著哪一種人生?不如把一切都當做故事來講吧。
世間最高境界的藝術(shù),是幽默。
19.1.7
其實這是一部挺溫情的電影,原來他們是在利用一鏡到底和現(xiàn)場直播的噱頭拍攝一部電視節(jié)目,雖然主創(chuàng)們都有點奇葩,但是他們都還是熱愛自己的作品,并且他們臨場應變的能力還是挺好了。特別是導演真的付出很多,無論發(fā)生什么,他都沒有想過放棄,而是堅持去解決問題。雖然由于種種意外,導致節(jié)目有點無厘頭,看不懂,但是恐怖的氛圍也因此渲染的更好了。印象還比較深的還有導演的父女情,導演不太善于言辭,他無法表達出對女兒的愛,而他的女兒一開始也不太能夠理解父親,但是當最后當他們合力完成這部作品時
該片洋溢著對電影過剩的愛。作為一部日產(chǎn)的低成本獨立神怪電影,理應受到瘋狂追捧 。尤其是到了影片的第三部分,所有的鋪墊都結(jié)出果實,影片無愧眾多觀眾口中“無上驚喜之作”的盛贊。前兩部分鬧的重重亂子在此一一解扣,大量bug、“雷點”和看似無甚關(guān)聯(lián)的劇情都被巧妙地銜接在一起,細密快速的包袱釋放,造成強烈的“笑果”和情緒的高潮,且劇作嚴謹度上也都能夠自圓其說,成為讓影片高度升華,可以為之一哭的段落。
該片在一場災難性的拍攝中,展現(xiàn)出藝術(shù)創(chuàng)作這種極端矛盾的魅力
【攝影機不要停!】2017,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恐怖喜劇片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