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資料時才知道鳥人(Birdman)還有個副標(biāo)題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和這部電影的標(biāo)題The Unbearable Weight of Massive Talent都致敬了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不過可惜,這部電影并不是凱奇版的鳥人,凱奇想靠這部電影翻盤還是不行。
這個電影前半段似乎有點鳥人的意味,但文戲有點太多太長了。中期凱奇的臥底身份曝光,和富豪要對峙的時候是比較精彩的,兩人換鞋那段頗有意味。但是之后劇情突然急轉(zhuǎn)直下,變成了沒什么意思的普通動作片,追車、槍戰(zhàn),應(yīng)有盡有,就是沒有反轉(zhuǎn)
不知道為什么對凱奇有濾鏡,大概是本科時候看了太多他的經(jīng)典電影,比如變臉,戰(zhàn)爭之王等等。后來就是各種買漫畫拍爛片的梗。
[變臉]
這部很有意思,但是題材算不上新穎,看的時候就想起Friends里的Joey演員馬特·勒布朗,他前幾年拍的電視劇Episodes,劇情就是馬特本人的日常生活,如何拍戲,各種糜爛,睡粉等狗血橋段。
這就引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即使頂著“本人”頭銜的真人本色出演,又有幾分是符合觀眾幻想的劇情演繹,又或者其荒誕程度不及演員本人的萬分之一?隔著屏幕,觀眾始終無從了解。
確實如電影所述,凱奇早期的電影更加精彩,后期太多爛片。
電影把凱奇真實生活中的角色,以及部分事實帶入到故事中,完成了父女之間感情的和解,有那么點《瞬息全宇宙》的味道在里面,也如電影中自嘲的一樣,加入了槍戰(zhàn),追車,綁架等戲碼來迎合部分觀眾的口味,總的來說,是凱奇近來的佳作。
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的事業(yè)高峰與低谷吧,如何讓這種失落感不影響自己,將會是個永遠(yuǎn)的難題,而因為工作忽略家人,也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其中也探討了友情,那種可以很久不聊之后,又能繼續(xù)聊下去的好友。
《天才不能承受之重》決非翻身之作,但我笑得很歡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3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