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溫了一邊金枝欲孽真的太難過了,小的時候看總想把角色分成好的或者壞的,長大之后覺得在她們的處境中,她們的復(fù)雜是真實的正常的更是令人心碎的。
從一開始勾心斗角到逐步看透皇宮內(nèi)的人情冷暖,再到想要離開紫禁城這個鬼城。她們何嘗不是那個年代最具有反叛精神最向往自由的人呢?
玉瑩的悲劇在于以自己額娘為中心,起初忽略了別人對她的關(guān)愛,孫白楊快被她毒死的時候才回心轉(zhuǎn)意。
爾淳的悲劇在于她其實一直都沒有自我,為別人而活,為完成公公的大業(yè)而活,而她所向往的愛情和親情始終沒有得到過。$#
看了金枝欲孽,論細節(jié)精致以及考究,金枝自然比不上甄嬛。但我看金枝一個最喜歡的點在于,它的視角是平視的,就像一個千層蛋糕的截面,從上往下,每一個階層每一種生活都能得到最淋漓的反映,這種反映,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視,而是砸進每一個人中間,剝開他們的苦楚與喜怒,呈現(xiàn),呈現(xiàn),再呈現(xiàn)。
高高在上的如妃有攀升的欲望,被孔武的真情打動后才真正意識到深宮女人身不由己的悲愴;懷著質(zhì)樸的善良只為安穩(wěn)度過余生的安茜明明只有活下去的渴求,但卻無辜卷入紛爭
看劇的時候我其實很怕
害怕孫白楊每次的猶豫和心痛
害怕他真的會放下玉瑩
在最后的最后孫白楊問玉瑩對他到底是真情還是假意
玉瑩沒有回答 我想她也回答不出吧
因為她也不知道是真情是假意她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愛
為你自首放棄前程棄家族于不顧是真情
還是禁足期間收你藥方歡喜激動是真情
那報復(fù)安茜設(shè)你于計害你性命不保是真情
還是以防事情敗露讓你吃下帶毒的糯米糍是真情
她不懂
因為她除了額娘對她的親情以外從來沒有受到別人的愛
她不知道什么是愛什么是真情更不知道怎么去愛
所以
幕落的時候,是她黯然神傷,不可抑止的淚流滿面。
她著實很少落淚,如她這樣一個工于心計城府深深的女子,定然早已學(xué)會了緘默不語漠然處之,如她這樣一個冰雪聰明蘭心蕙質(zhì)的女子,定然懂得在這深深后宮之中,把情緒天馬行空的涂寫在臉上著實最為愚蠢。
這樣一個女子,沉郁內(nèi)斂,不擅——其實是不輕率去言語述說,她躲在是非之外冷眼觀望,凝眉出神,風起云涌她不動聲色靜觀其變,該去爭奪的時候卻也不示弱,她的悲傷是淡然而安靜的,她低調(diào)行事,不激烈,不極端,她仿若那一場場不眠不休落著的雪,清冷,寂寞。
這樣一場激烈卻不曾燃起硝煙的戰(zhàn)爭中,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如她這樣小心謹慎之中不失落落大方的女子,如她這樣冰雪聰明清雅如菊的女子,如她這樣可以機關(guān)算盡卻不事張揚的女子,無疑是最為風光的。然而君只見她人前風光明媚,巧笑嫣然,卻不見得她一轉(zhuǎn)身后一臉不曾改變過的凄傷與落寞。
而這個叫爾淳的女子,在“金枝欲孽”中才最叫人心生淺淡的卻也清寒的凄涼。
看完《金枝玉孽》這許久了,才想起寫影評。
其實之前不是沒有思考過要寫,委實是因為懶惰。所以就一拖再拖到現(xiàn)在。
不過,所謂沉淀得越久的便越是精釀(^^)。但事實的原因是因為最近受了刺激。
好,言歸正傳。
整部電視里,我最喜歡的人物便是如妃。
喜歡她如煙似柳的彎眉,喜歡她豐饒圓潤的臉龐,喜歡她玉雕粉琢的皮膚,喜歡她纖細修長的身材。而最令我沉迷不已的,便是她那凌駕于萬萬人之上的不凡氣度和斗智斗狠。
一入深宮若許年,于是青燈照壁、冷雨敲窗。從十六歲未諳世事的天真無邪,到三十多歲呼風喚雨的咄咄氣勢,中間失卻的,得到的,豈能一言以蔽之?!
很喜歡她狠狠地從牙縫里擠出的那句話:“我活著,便是為了和你斗!”為她鼓掌!真是個精彩的女人。
很難過看到她抱著漸漸冷去的女兒的尸體在寒風中哀號,清冽的淚水順著白皙的臉龐滑落在潔白的雪地上??吹剿絼诘匕雅诺揭呀?jīng)冰涼的小小的尸體上,雙眼無神地望著虛空的遠方,心里何其悲哀。然而下一秒鐘,她抱著格格的尸體,跌跌撞撞瘋瘋傻傻地沖進養(yǎng)心殿
大概十年前我復(fù)盤金枝的時候有在想這個問題,如妃精明通透,心狠決絕,且她根本不愛皇上,為什么她會堅定地認為『皇上皇后的性命不是我們有資格奪取的』,當時我以為金枝要強調(diào)的是皇權(quán)之于后宮妃嬪而言是絕對觸手難及的。
得益(?)于近年種種荒唐事的啟發(fā),今年看金枝,好像離真相近了點。
在金枝里面,事關(guān)生殺幾乎都與皇帝沒有直接關(guān)系,皇上戲份寥寥無幾,刻意將其抽離開去,除了體現(xiàn)皇上是絕對的權(quán)力所有者即不可能與后宮妃嬪有對等感情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了將皇權(quán)抽象化
【金枝欲孽】孫白楊,你為什么不愛爾淳!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