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個半拉子軍迷吧,覺得在眾多抗戰(zhàn)劇中,太行山2015更像一部編年體紀錄片。
我是邊看邊查閱地圖和百度百科等資料看下來,對導演尊重歷史史實這一點表示認可,故推薦。
戰(zhàn)爭史實,出場人物眾多,人物關系要介紹清楚,人物命運性格又要只講不評,對導演表示認可。尤其是國民黨將領的演員外形,包括出場服裝都與歷史照片有幾分吻合,可見用心。
30集少了,時間夠,人物可以更多些細些,包括中日、國共和普通形象。比如張浩是129師第一任政治處主任,1942年在延安因病逝世,毛主席,朱總司令等為其抬棺,雖是支流,但片中應有交代,特別是那些在解放前犧牲的烈士,如楚大明等,更應該有個交代。比如在片尾曲出現(xiàn)之前交代該集之后不再出現(xiàn)的人物歸宿,類似于太平洋戰(zhàn)爭。
紕漏肯定是有的,比如太岳縱隊司令員陳賡在部署地圖前的比劃已到冀北,軍事地圖在不同時期的比例也過于趨同,還有武器,不同時期戰(zhàn)士背的槍也該更新幾把軍工廠仿漢陽造,三八大蓋混著來。
總之,挺好的,不是神劇,不是獻禮,是史實。希望如果有人對這段歷史有興趣可以翻電視劇出來看
這部劇是近幾年抗日戰(zhàn)爭系列題材的最好的一部。其劇的編者很不一般!
有很多突破點:
1, 該劇的意義在于肯定,國民黨在正面戰(zhàn)場對抗日戰(zhàn)爭的巨大作用,并刻畫歌頌了郝夢靈、衛(wèi)立煌等抗日名將的作用;
2,側(cè)重于對紅四方面軍舊部劉伯承的129師抗日的艱辛歷程;并根據(jù)黨史,描述了王近山、秦基偉等名將的抗日事跡;
3,更難能可貴的是,一定程度上承認了,至少形式上蔣介石是領導中國抗日的統(tǒng)帥。這也是為今后的共國合作打下基礎。
4,這當然也是我黨本著負責任的歷史觀,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也是我黨更加自信的表現(xiàn)。同時,還是 贏得人民,贏得天下。
太行山上:高能預警觀眾為什么要辜負了導演的一片心?!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57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