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些打斗,我心里麻麻的并不好受。不能為正義打倒邪惡而稱其大快人心,也不能為邪惡摔倒正義而咬牙切齒。片中的武打成分降低了革命行道之正義。爭,是為何?心痛得無法再看,想說一句,別打了!
何為之革命,當一個階級代表的一群人受到安全威脅的時候,他們會奮力反抗,就像重光,他是意識到國家的危亡,家業(yè)終將不保,于是出來革命。然而,他不過是一個熱血青年,即使這些危險未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他卻要沖上前頭,初生牛犢不怕虎。
何為之革命,革命終將導向光明嗎?黎民百姓每家每戶都安居樂業(yè),安享太平嗎?這些不過是一群看得清狀況的人誘導一大批看得半清的人和看不清的人去拼命的混戰(zhàn)。甚至參與的人都分不清對手是誰,己方又是何人,孰對孰錯,革命思想是什么,就這樣,像買大小一樣的買中了革命的一方,賭注卻是自己的生命。就像阿四和臭豆腐。
何謂之革命,真要涉及到自身安全的時候,人類最基本求生欲望被剝奪的時候,誰都愿意去革命,可是那一群群人還有未婚妻、知天命的父親、未認的女兒……怎么,他們要送上自己的性命呢?這場革命
作為一個看春光燦爛豬八戒都能哭的人,作為一個看電影會特價值觀單一的為正面人物死不死這個問題焦慮全場的人,看《十面圍城》的時候不僅沒哭,還笑場了,并且還邪惡的希望所有的正面人物死光光。
情節(jié)上的bug多到數(shù)不清,每個人編排得過于粗糙的過去,這些暫且都不說了,這只是“不好”或者“平庸”,但用上“惡心”二字,還是因為里面的價值觀讓人難以忍受。我不是討厭主旋律,《英雄》我不討厭,《集結號》看得我痛哭流涕,但《十面圍城》里面,為什么那些“義士”們連這件事是什么事,這件事會丟命的都不知道,就被騙上了街頭。革命是要流血的,但流血的人至少應該有知情權吧,否則要這樣的革命有什么意義?
我只能看得見他們的上街,但看不見他們的決心,只能看得見他們的死,但看不見他們死的意義,只能看見被仰拍的孫文,看不見“義士”們死之后能換來什么樣的中國。
太假了,看見每個人倒下的時候,那偽裝紀錄片風格的生平介紹字幕,就忍不住抽笑起來。不是因為真的可笑,而是,怎樣都不能接受這么戲說的歷史,你們卻還要拼命逼我相信這是真的。
Sololau/文
(純屬個人感慨,絕非劇透)
古語道“英雄莫問出處”。牧豬之奴衛(wèi)青驅除韃虜成一代名將,流芳百世;屠狗之輩樊噲忠心驍勇拜舞陽侯爵,青史載名。明代石倉先生又有詩云“仗義半從屠狗輩,負心都是讀書人”,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很多出身并不光鮮的血性兒女義無反顧的挺身而出,與這些身份低下的壯士豪俠們相比,那些善于曲線救國的綏靖文人則顯得有些暗淡和茍且了。
傳統(tǒng)觀念中三教九流難登大雅之堂,幸好電影沒有門戶之見,電影工作者們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非但沒有排斥這些帶著某種傳統(tǒng)歧視色彩的身份,而且將他們設置為電影的主要表現(xiàn)人物,通過刻畫這些人的忠肝義膽和不懼生死的豪氣將英雄主義男兒風骨和陽剛氣節(jié)書寫得淋漓盡致,剛勁透骨,直逼人心。
即將于12月18日上映的《十月圍城》就屬于此類電影的典例,電影中富貴貧賤不同身份的義士們?yōu)榱吮Wo當時正在為革命而奮斗的孫中山先生與刺客舍生忘死的戰(zhàn)斗,最終取義成仁壯烈的完成了保護任務,長吟出一首革命的慷慨挽歌。此外類似的電影還有很多
為什么拖到現(xiàn)在才寫影評,是因為,看過一次以后,實在是覺得不足以言語,所以直到昨天去看了第二次,才細細看清............
這是一部很氣勢的大片,可是細節(jié)卻足以讓人難忘。當然,讓人難忘的還有大部分主創(chuàng)都經(jīng)過加勒比海盜化妝師,特效過的臉~~~~
無論是,李玉堂重復陳少白話時,難掩的激動而又緊張的神情
無論是,對這滿屋的義士說,謝了.......
無論是,阿四提親時,看到阿純是跛腳時,那種難以言喻的驚訝
無論是,劉公子死時,李玉堂眼中的恐怖以及難忍的殘忍感
還是,最后抱著重光說,這幾天不太平,不是叫你別出門了嗎?你不聽話吧~~~~~~~
王學圻真的是撐起了這戲的主心骨
不得不說,阿四真的演得很好,特別是擺脫了謝霆鋒以往的一種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表情
看過《證人》 《男兒本色》的觀眾,都應該知道,霆鋒激動的時候,就難免會出現(xiàn)一種,頭至全身都微微抖動的表情,有些神經(jīng)質,但是是他的特殊,可是很多觀眾不接受。
但是十月里面,笑著說,老板萬歲時
說,少爺不能去時
看著阿純笑的時候,都讓我相當?shù)母型硎堋?/p>
不禁要說,我愛十月圍城里的每一個人,從導演到監(jiān)制到每一個演員。每一個人都是那樣的赤誠,為了一個十年的夢想,鑄下這一段傳奇。要有怎樣的信念才能抱著一個劇本堅持十年,上千次的修改中,圍城的故事已成經(jīng)典。
我一向是個淚點很高的人,看電影很少哭??词聡?,我抱著紙巾從王福明的死一路哭到結束。十月圍城里,沒有大英雄,沒有不死的鋼鐵人。每個人物都是那樣的平凡,昨天還在街邊售賣臭豆腐,明天就為了保護孫中山死去。沒有崇高的宣揚怎樣的愛國情懷,卻在每個人的故事里彰顯了最真的情誼。為了含冤死去的父親,為了正大光明的回到少林,為了心中的革命,為了保護心愛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在不可抗拒的外力到來之時,用自己的方式抗爭著。
阿純問阿四,你知道明天保護的是誰嗎,那個單純的車夫說,不知道,然后搖頭靦腆一笑。謝霆鋒演的真好,想起他對陳可辛說,只有相信愛的人才能演好阿四的角色,他做到了,那個單純的車夫阿四,生動傳神,讓人心疼不舍。在阿四死之前拼命抱著嚴孝國不放的時候想起那個單純的笑
晚上剛剛看到了十月圍城,沒有想象中的好,故事情節(jié)有很多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方,人物刻畫除了謝霆鋒的,其他人形象不是很飽滿。
第一,故事情節(jié)上,李玉堂開篇開始招收殺手死士為孫文的到港做炮灰,等到招兵買馬時候,孫文到來,這些炮灰開始一個個出現(xiàn),然后一個個犧牲,人物在劇情上沒有什么連貫性,感覺就是前面一批將士犧牲了,后來的將士開始準備出來犧牲了,然后便出現(xiàn)了。所以當看到他們到達孫母家之前,我不禁在呼喚,黎明大俠哪里去了,再不出現(xiàn),就沒有戲份了。
第二,孫文到港前對人物的鋪墊,人物本身的故事太具戲劇性,反而不夠真實。比如說,甄子丹扮演的角色,本來是一個酒鬼,巧合的是他是李玉堂侍妾的前夫(姑且不論范冰冰飾演的妻子,是如何在懷有孩子的情況下,竟然嫁給了負有盛名的李家),但偏偏他又是個武功高強的打手。如果單純描述他從一個酒鬼變成一個為革命犧牲的炮灰,還可以接受,但編劇偏偏給了人物這么一個身份,讓他的革命行動很沒有目的性,難道純粹是為了讓孩子知道父親是自己?
還有黎明大俠,明明就是一個厭倦了人生
【十月圍城】何為之革命?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apparelhr.com.cn/archives/id-9618.html